第602章 心理战 240毫米自行火炮的初登场(1/2)
手下佐官们反常的沉默与躲闪的眼神,像一把尖刀般刺进了矢野日出夫的神经,使得他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作为一名从金陵一路转战至华北的老兵,他太清楚这种集体性迟疑意味着什么:
当武士道狂热的外衣被撕破,露出人性本能的求生欲时,整支军队的崩溃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秉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原则,矢野日出夫阴鸷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军官的脸,再次重复了刚刚的命令。
“诸君,方面军已经到了存亡之秋。凡不能带走之物,皆化为灰烬。凡可能资敌之人,尽数抹除!”
“这是我的命令,也是冈村大将的命令。”
矢野的声音很轻,却像毒蛇吐信般令人不寒而栗。
为了增加自己的压迫感,他忽然反手抽出佩刀。只“咔”的一声闷响,桌角竟被整齐地削下一块,断口处露出了新鲜的木茬。
刀法大师筱冢义男,后继有人。
“若有违抗者,这就是下场!”
“诸位,行动吧。这不是请求,而是给你们保留军人荣耀的最后机会。”
侵华战争初期,本子陆军奉行着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他们通过大肆掠夺占领区的粮食、矿产和工业资源,用以维持战争机器的高强度运转。
然而随着八路军各军区的迅猛发展,战局不断恶化,鬼子在华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今更是连方面军都被打得支离破碎。
正是在这穷途末路的绝境下,冈村宁次向所有残部下达了焦土作战的绝命指令。
而老鬼子的命令,正中矢野日出夫的下怀,让他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一个将集体疯狂合法化的借口。
有这条军令作为遮羞布,那些因屡战屡败而积攒的怨毒,终于有了宣泄的出口。
矢野日出夫要的不只是破坏,而是要用恶毒的方式,在华北大地烙下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
“嗨!我们这就去办!还请少将阁下放心!”
眼瞅着自家旅团长隐约有了暴走的征兆,作战会议室内的一众佐官们赶忙绷直脊背,齐刷刷地低头附和。
不过待对方离开室内,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愁容便再次爬上了他们的脸。
鬼子们面面相觑,嘴角不由自主地往下撇,就连额头上的皱纹都更深了,任谁都能看出其中的焦虑与担忧。
不一会儿,作战科长最先沉不住气,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先是神经质地看了看门窗缝隙,确定安全后,才从军装内袋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传单。
“诸位,”鬼子科长压低声音,喉结不自然地滚动着,“八路军的警告信,想必大家都收到了吧。能搜集到如此详细的个人家庭信息,帝国的内部肯定除了大问题!”
伴随着同僚的感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桌子正中央。
只见传单上,精确地列出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家庭住址和亲属姓名。那油印的墨迹,在冬日的阳光在格外刺眼。
见状,佐官们不约而同地摸了摸自己的军装。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此起彼伏的吞咽声在室内回荡。
“接下来怎么办?真的要服从少将的安排吗?”作战科长的声音发颤,“还是想办法磨洋工。”
“八嘎!”
炮兵参谋突然一圈砸在桌上,茶杯等摆件被震得叮当作响。
“这些魔鬼知道我母亲和妻子住在富良野,就连我自己都没见过的儿子,他们竟然连名字都知道?这还怎么打?”
“说句不好听的话,东京都毁了就毁了,反正我家住在北海道。”
“可家乡要是因为我的原因被轰炸,我就是切腹十次,也对不起死在航弹下的家人。”
没错,如今整个独立混成第39旅团每位佐官人手一份的传单,正是八路军总部精心设计的心理战武器。
这份传单以精准的情报和冷峻的措辞,构建了一个令人窒息的因果链:
每一处被焚毁的村庄、每一位被屠杀的平民,都对应着传单上某个日军军官的姓名、籍贯、乃至其家乡亲族的详细信息。
炸东京,你们不是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那换成你的家乡呢?
似乎是脑补到了家人死在高爆航弹和凝固汽油弹下的惨剧,作战会议室内的佐官们,不约而同地打了一个寒颤。
很快,作战科长一咬牙一跺脚,最先做出来表态。
“我看还是算了吧,反正之前也不是没做过下克上的事情。你们也别犹豫了,难道真的想牵连到本土的家人?”
“帝国一共就47个一级行政区,满打满算不过37.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没看传单上说吗,八路军空军三个师在不计代价的情况下,仅需八个月就能扬了本土的核心工业区,再14.8个月就能充分轰炸全部次要城镇和军用设施。”
“对付诸君的家乡,他们甚至只需要用凝固汽油弹引起的山火。”
本次八路军总部制定的心理战战术,被黄河命名为暴行-惩罚的即时反馈。
这招原本时间线中的阿丑在冲绳就用过,效果出奇的不错,不少九州出身的士兵宁愿被军官枪决,也不愿意连累故里的亲人。
果不其然,有了出头鸟以后,绝大多数参谋们都下定了决心,只有极个别的中间派还在犹豫。
为了确保无人泄密,作战科科长决定再加一把火,把所有人全部变成一条绳上的蚂蚱。
只见他又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纸,标题上赫然写着《战犯罪行录》五个大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