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6章 价值百万两,算账(2/2)
看着沉默的众人,青年沉声道:“所以说,这一船面料不是一船能赚的银子,而是六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赚到的,因为不可能天天船,重大节日才会穿,两件六年不奇怪吧。
以后等商船多了,价格就会直线下降,估摸着是刚刚估算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一船就是七八十万两到百万两左右吧,
价格的下降会让更多的人购买以及长穿,或许每年需要五六船左右。
到底是用少量换高价,还是用价格换市场,这个就看朝廷怎么控制了。”
众人张了张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待他们细想,青年继续道:“以非洲的环境来分析,吸汗、透气是他们的优先选择,棉布和麻布、棉麻混纺的面料才是最合适他们的。
松江的棉布每匹三钱银子,湖广的麻布在一钱半左右,福建蕉麻混棉的蕉布和广东葛麻混棉的雷葛大概是两钱半左右。
《东西洋考》中记载,葡萄牙商人收购松江布转销西非,一匹棉布可换半两沙金,西非的沙金的纯度在八到九成左右,西非本地一两沙金价值两头成年公牛,
如果按照与大明的物料换算来分析,一两沙金大概等于七到十两白银,折中一下吧,就是八两半白银。
代入刚刚的计算,一匹棉布价值在西非的价格是四两二钱银子,我们依旧认为静波级远洋商船可以运载十一万三千匹棉布,那么总价就是四十七万五千两。
松江本地是三钱,但需要运输,每匹按三钱半算,一船棉布的成本三万九千五百五十两,航行成本、人力成本估摸着也需要一成以上,就是四万……按五万两算吧,
商船就按六十万两一艘吧,按二十年折算,每年折损三万两,这么大的船速度不可能太快的,即便是快也不能快,船大难掉头,太快容易出事儿的,一来一回至少八个月以上。
这么算下来,一年的利润是三十六万……不对,还漏掉了五抽一的商税,就是九万五千两,所以,一年的利润是二十五万两左右。
若是有个两三艘,价格还是会下降的,但是一年赚个十五万两以上,还是可以的。”
一年时间,除去所有开支成本,一年赚十五六万两多吗?
对于这些看热闹的百姓来说肯定是多的,多到他们做梦都不敢想,可对于投入了数十万两、牵动数千人的产业的时候,且还要承担船毁人亡的风险,这就不一定多了。
“大明的丝绸等等在海外很出名,也很受欢迎,可其他的呢?”
“其他的?”
青年反问了一句,思索了几息后道:“大明除了丝绸外,瓷器、铁器、银器、茶叶、漆器、药材等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瓷器就不用多说了,来的使者都能偷宴会的餐具就知道了。
铁器主要是铁锅,《瀛涯胜览》记载,以十锅换一奴隶,银器不是单纯的银子而是错银的,诸如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错银铜壶,这可是伊斯兰教徒的首选。
伊斯兰教徒有多少?几乎近半都是,对于信仰,他们不吃不喝、砸锅卖铁都要买的。
大明药材中的大黄和麝香那都是抢手货,《西域行程记》记载,在奥斯曼帝国的,大黄在那边被视为解毒圣药,一斤大黄换三张羊皮,而麝香则是堪比黄金。
其他的就不给你们算了,现在我们来算个铁锅吧,这个是最需要的吧,也能代表一艘静波级大船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