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动漫 > 我在星际重着山海经 > 第1781章 圈

第1781章 圈(1/2)

目录

四人的紧张、惶恐和惊惧,都在美食入口的那一瞬间,被全部抚平了。

几个人甚至还因为谁能多喝一口独角牛肉丸子清汤,争抢了一番。

夏初见又给他们再做一大碗,才恰好够分。

吃完饭,陈言钧他们说起了太空堡垒上赵老头的事迹。

夏初见静静听完,说:“你们先去休息。”

“明天,我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们。”

陈言钧四人马上立正敬礼:“请夏中将吩咐!”

夏初见说:“你们去统计一下,这次太空堡垒的伤亡情况。”

“我要详尽的资料。”

“还有,从你们的经历来看,应该还有从太空堡垒逃生的驻军。”

“我会在木兰城南区,设立临时指挥部。”

“你们会是我目前仅有的四名下属军官。”

“我要你们以那里为基地,负责将太空堡垒幸存的驻军,招收过来。”

“他们是我们目前,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了。”

陈言钧苦笑说:“我们可以马上开始工作。”

“但是您别报太大希望。”

“当时大概有一万人左右撤离。”

“但是都被虫族狙击,幸存的人,不会太多。”

夏初见平静地说:“我知道。”

“哪怕只有一百人活着,也是经历过跟虫族战斗的士兵,是我们的中坚力量。”

陈言钧、林念恩、吴航和陶跑再次敬礼:“是,夏中将!”

陈言钧甚至说:“夏中将,我不累,我现在就跟您去南城,帮您设立临时指挥部。”

林念恩、吴航和陶跑也跟着说:“我们也去!”

“我们睡不着!”

夏初见的视线从他们面上一一扫过。

她知道,他们其实是不想在战友们生死未卜的时候,独自享受。

让他们忙起来,他们心里会好受些。

而且,她确实需要人手帮忙。

木兰城的地面防御部队那边的人,需要她指挥。

她也不能凡事都靠自己,所以,一定要把太空堡垒幸存的驻军们,聚集到一起。

这样想着,夏初见登上星网,马上发了一条消息。

“夏初见”:请归远星太空堡垒幸存的将士们,去木兰城南区的军事禁区集合。

这条消息,也发到了归远星的社交媒体网络上。

几乎是眨眼间,她发出的消息,就有五百多个回复!

都是从归远星太空堡垒上逃出来的幸存者。

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星空陆战兵。

夏初见带着陈言钧他们四人来到木兰城南区集合地点的时候,江胜、方成亮、宋保泰、姚平乐和梁鹏,各带着一批星空陆战兵,已经等在那里了。

陈言钧一看见他们,顿时狂叫着扑过去,和他们抱成一团,哭得稀里哗啦。

他们都是帝国第一军事大学第一届歼星舰专业的毕业生,也是妥妥的精英职业军人。

夏初见轻轻吁了一口气。

幸好,他们还是活下来了。

他们都是跟陈言钧同进退的人。

陈言钧被从上层踢下来,他们也跟着下来,守在太空堡垒底层。

没想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都逃过一劫。

不然在虫族的第一批攻击中,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生存的机会。

……

夏初见进了南区的军事禁区。

这里其实是木兰城地面防御部队的一个据点。

主要目的,是看管南区所有的类人贱民和类人奴隶。

现在因为女帝澹台紫君的任命,所有的类人贱民和类人奴隶,都能成为夏初见临时的兵源补充,所以,她把自己的临时指挥室,索性设在这里。

夏初见等陈言钧他们的情绪平复下来,说:“现在你们赶紧帮我登记人手。”

“我要知道有多少太空堡垒驻军,活下来了。”

“还有,牺牲的太空堡垒驻军,我也要完整的名单。”

“这件事,刚才说过,由陈言钧、林念恩、吴航和陶跑四人负责。”

然后她看着江胜他们五人说:“你们帮我负责统计类人那边报名参军的人数。”

“我会很快发布一条针对类人的征兵令。”

“凡是符合我要求的类人,都能报名。”

江胜等五人马上立正敬礼:“是,夏中将!”

夏初见点点头,开始说类人的征兵条件。

“必须年满十八岁,未成年的类人,不收。”

“除此以外,愿意报名的类人,都按照年纪分别编队。”

“十八岁以上,每大十岁为一队,我看看,到底有多少人。”

“对了,征兵时间只有二十四小时。”

“超过的,看情况,等待第二次征兵。”

夏初见这一次,不知道到底还有没有虫族会过来偷袭,所以,她想灵活一些,看情况征兵。

理论上说,她和阿勿、阿鹓和阿丑牠们,已经干掉了虫族在归远星留下的最大的坑,也就是那生命力最强大的虫母之卵。

这一次,她让阿丑把虫母之卵所有的碎片,都吞噬了,没有留下丝毫灰烬,或者分子碎片。

可是,太空堡垒上那一次偷袭,说明虫族还是能用别的方法过来。

夏初见不想再有被偷袭的情况。

江胜和陈言钧他们都点头称是。

……

三天过去,归远星木兰城的南区,已经大变了样儿。

以前只覆盖另外三个区的仿生防御穹顶,已经覆盖到了南区。

那些脏乱差的棚户区,都被纷纷推平,重新盖上了统一标准的高楼大厦。

垃圾被拖走,街道上有了专人清扫。

之前那些见不得光的产业,要么结束营业,要么退出了南区。

因为这里的类人,不管以前是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年满十八岁,都去夏初见的招兵处,报名参军了。

他们也成了改变南区面貌的主要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