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中美决赛(1/2)
“罗怀宇,边路一对一,连续地变向过人,摆脱了防守……传到中路,刘景翼……漏了,彭朋!跟进的射门!”
“3:0!大局已定。”
比赛刚过80分钟,罗怀宇在边路展现个人能力的一次突破,来到一侧禁区线附近,向里传中,刘景翼抗住防守的情况下,做势打门,却在球滚来的当头收脚一漏。
启动后不曾降速的彭朋,看到刘景翼给他的打的手势,加速斜插到刘景翼身后的空间里。
果然皮球最终被漏了过来,接下来的事情对于彭朋来说就是水到渠成了。
禁区弧顶的位置,左脚如同高尔夫推杆一般,将皮球推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贴地紧擦着门柱打进球门。
比赛踢完半场,中国队的球员们基本就摸清楚韩国队门将下地偏慢的缺陷了。
随即各种贴地射门往上招呼,在韩国队门前频频造险。
而韩国队迫于两球落后的比分只能硬着头皮顶出来,这样反而给中国队更多利用的机会。
归根结底,当这支中国队走向世界的时候,韩国队还只是停留在亚洲级。
他们久久没有突破自身的极限,还是一贯坚持着相对粗糙的长传冲吊。
而中国队如今已经是兼具技术细腻的传控配合和硬桥硬马的身体对抗。
全程得的比赛中,韩国队只能感受到一阵深刻的无力,一如他们短小的……
全场比赛结束的哨音响起,李智仁茫然地站在球场之上,于他而言,面对中国队时,失败总是贯穿始终。
这四年来,韩国的球迷因为他对阵苏郁,因为他们这一代韩国队员对阵中国队员糟糕透顶的战绩,不知道吐了多少口水。
更是称他们为大韩之耻。
事实上耻辱是真的,但韩国可一点都不大。
到今天踢奥运的这代人中,韩国12岁—18岁的青训注册人口是30万,而同时期的中国是146万人,日本则是113万人。
球员基数和选材面的差距最终反映到球场之上。
所以说国家队站在赛场之上的11人,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反映一个结果,背后其实是整个国家足球生态以及体制的对抗。
时隔四年,中国队再度进军奥运会决赛,他们这次的对手,将是东道主美国队以及巴西队之间的胜者。
“禁区里面有接触,主裁判认为这是一次犯规……判罚了点球!巴西的队员很不满,因为这已经是比赛的第85分钟,这粒点球很可能将主导最后的比赛结果。”
“从这几个转播画面来看,麦克里尼和埃德尔确实有一个接触,不过更像是麦克里尼用小腿贴到了埃德尔的腿上,接下来摔倒的动作也稍显浮夸。”
“巴西队员可能也因为这个对主裁判的判罚感到不满,但是主裁判这个手势意思很清楚,不管麦克里尼摔倒的动作幅度有多大,这确实是一个犯规。”
“美国队的点球,依旧是麦克里尼来主罚。”
“球进了!比赛第87分钟,美国队凭借麦克里尼造点并稳稳罚中,3:2实现逆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