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真爱一条河系列VS人间烟火 > 第535章 一种如同网络虚拟的生活情节

第535章 一种如同网络虚拟的生活情节(1/1)

目录

梁博文慢慢地关起了家门,话音轻柔地说着:“姑姑,您是准备去小叔家么?”看到邹兢业并没有认生,也很乖巧地坐到了沙发上,才微微地松了一口气。梁家慧握着邹兢业胖嘟嘟的手,回应着:“博文,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又抬起头打量着梁博文。梁博文思索了片刻,话音轻慢地说着:“今天已经不早了,我们还是明天再去吧!”

梁家慧发现梁博文的神情很疲倦,再想到他们刚乘车回来,于是话音柔和地说着:“你和兢业坐了一天车了,我还是不打扰你娘俩休息了。我过去待一会就得回家,你也早点和邹兢业休息,我们还是明天抽空再聊吧!”用手轻轻地握着邹兢业的手,话音轻柔地说着:“兢业,如果明天有时间,你就和妈妈一起到姑姥姥家里玩去。”说着松开了邹兢业的手,起身慢慢地往家门口踱步。

梁博文跟在她的后面走出了家门,跟到了院门外面的街道旁边,话音轻慢地说着:“姑姑,您慢点!”看到梁家慧摆了摆手,向去往冯爱玲家的方向走去。她站在院门口抬头看了看门前那棵高大地梧桐树,寻思着:“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时间,还要有年纪,来控制我们的生活呢?”又往梁家慧走去的方向看了看,慢步地迈进了院门,却突然想到邹兢业还在家里,不得不麻利地关上了院门,并把院门又锁了起来。

此时,邹兢业站在家门前,话音微扬地问着:“妈妈,我想姥姥了,我们什么时候去看姥姥呀?”却觉得梁博文和在家的感觉不同,而且好像每天看到老师给他们上课时,才会有的那么严肃的表情。梁博文没想到他会站在门口,抬头看到他以后,话音轻柔地说着:“我们得在这里住一段时间,等我把事情安排好了,才能带你去姥姥家。”走进家门,说着:“晚饭马上就好,你稍坐一会,我一会喊你。”把家门反锁了起来,迈步径直地走向了厨房。

梁博文默默地想着:“既然姑姑已经看到我回来了,那么,其他的家庭成员很快就会知道了呀!”想到这里,心中莫名地有了消极的想法,因为不知该如何面对家人的询问,还有那些关心的话语,也没有为并没那么容易筑起的心防做好防止崩溃的准备。

晚餐过后,邹兢业轻声地说着:“妈妈,我可以看会电视,再回房间休息么?”由于并不是在家里,因此客气地征取着梁博文的同意。梁博文看了看摆放过老电视机的地方,用力地点了点头,话音轻慢地说着:“当然可以了!你看会儿电视就去休息,我去洗一下衣服,就出来和你一起看电视。”向着放遥控器的地方努了努嘴,微笑着走去了洗手间。

她坐在过去经常坐的那个座位上,用手揉搓着邹兢业穿的短袖衬衫,却因为好像听到了洗衣机的轰鸣声,使得思绪飘向了遥远的过去。她感到冷郑敏正看着她微笑,也接过了她刚甩干的衣服,执意要去阳台帮梁博文晒衣服。

她带着这些思绪,也带着冷正敏说的温婉地话语,直到做完了需要做的一切,躺到了床上,却依旧是思绪万千。她看着已经睡着的邹兢业,觉得心情怎么也无法平静下来,而且过去的点点滴滴像飓风那般,席卷了不断涌现在脑海中的那些不可磨灭的记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怯生生地斜爬上了窗台,像个小心翼翼窥探秘密的孩童。然而,这缕阳光却没能唤醒梁博文,因为此刻,她早已披着未褪尽的沉沉夜色,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静静地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她看着灰暗地电视屏幕,看着没有影像和声音的屏幕上,却闪烁着微弱而虚幻的光。她感到此时应该有一段对白,可是闪过脑海的那些节目,仿佛隔着一道道会折射光影的玻璃,把所有地熟悉又深刻地那些模糊景象变成了目不暇接的片段。梁博文的目光空洞而迷茫地落在屏幕上,思绪没有如同之前回来那时,会飘向那个深感陌生的小家,但是满心满脑都挤满了家人的问话,还有有段时间根本没有感到的深深地担忧。

这些日子以来,她想到“我与邹楚威是否有分歧,我是对邹楚威苛刻了么”这个尖锐的问题,就像碰上了一根不断搅动伤口的玫瑰刺,即使变相地向家人去叙述好像故事一般的发展情节,都没有得到符合她意愿的只言片语。不过,她接受了家人一次次地好像带了关切的语气,去追问她讲的这个故事有没有结局。或者,她还不得不委屈地听他们的感言,和相似批评类似事情的话语,去接受他们不说破这些是梁博文积在了心底很久很久,却默默地为了顺畅地说出来,不知道反复地演练了多少遍的谎言。

她也想着每次想到了这些问题,再想到饱含了关爱的那些眼神,都不得不强装出镇定自若的模样,考虑着得用充满幸福和快乐的甜蜜话语,去回应他们还会再问的部分与家庭有关的问题。她再想的似乎已经不是出现的问题,而是需要努力地营造出一种如同网络虚拟的生活情节,甚至得真如口中所说那般令人无比羡慕的假象。

然而,在偶尔与他们相聚的时刻,即使不经意间为某些近期的话题有了想法,流露出了一丝犹豫与不安,都会觉得有了罪过,不得不立马将不带欺骗性的话语藏到心底。她叹然地想着:“生活是自己的,过得好与过得不好,即使不能由一个人控制,可生活毕竟不是他人的呀!”没再想关于婚姻的问题非得得到家人的理解,或者对发生的问题有公理心,也游走在了并非亲手编织的婚姻陷阱里面。

梁博文在心底默默地想着:“既然连邹楚威的朋友都那么坦白地说问题,和那么明了地去交谈他们对待婚姻问题的态度,这样的婚姻关系对走在婚姻里的两个人,也可以说已经彻底失去了两个人组建家庭的真实意义了呀!生活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发生,很多人面对了残酷地生活,有了忍无可忍的生活经历,不也在这样充满无奈的生活中继续艰难前行着么?即便有时我们不得不自欺欺人,可这也是一种保护自己脆弱自尊的无奈方式,或者只是为不肯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加了一层保护色。”如同那些受伤的人一般,理智地思索和面对了多数家庭都会经历的问题,也思索着:“有多少家庭痛苦的接受了情感的背叛,有多少家庭走到了不欢而散,又有多少家庭隐在万家灯火中,因为放不下的一件事情舔舐着未愈合的伤口。可是,当一个人总是习惯躲在黑暗寂静的角落,独自默默地安抚着为爱情有的伤口,满心期待着疤痕能够慢慢消退,就可以把已经破碎的婚姻捏合起来么?那些留在心头的伤疤,真地能够不再疼痛,也从心上彻底消失么?”对这些并不陌生的问题有了淡然地一笑,也费时费心情的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这些,却不愿说并非始终找不到一个完满地答案。曾经,她无比坚信女人就应该依靠男人那厚实而温暖的肩膀,将其视为一生的依靠,可如今,这个曾经坚定地信念却在现实的狂风暴雨冲击下,变得摇摇欲坠与不可一击,仿佛瞬间就出卖了她一直以来的思想境界。

夜幕缓缓地降临,世界逐渐被黑暗笼罩,郑红秀静静地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夜虫发出低低地鸣叫声。偶尔,她还能听到窗外,从街道上隐隐传来的乘凉的人们的谈笑声,也想着他们交谈的话语中,似乎都满是对农村生活巨大变化有的感慨。

她为了听到的这些声音和心声,心中起初涌起了对生活美好有的满足感,可这份满足也会像清晨洒在饥渴的田野上的露珠,很快被无尽地思念悄然代替。月光如水,温柔却又带着农村夏天有的清冷,轻轻漫漫地洒在院子里,也透过窗户缓缓地流淌过了窗口,流淌进了她记忆里的那些充满了欢声笑语的故事。微风轻轻拂过院落,吹动了老槐树和老榆树的树枝,带着风的影子在窗上摇曳生姿。虽然没有太大动风声传入房间,可她听着好像风声与树木合奏地小夜曲,仿佛能听见远方儿女的一声声充满心事的叮嘱。

郑红秀想起了院内的那棵小树,在岁月的悄然流逝中,已经渐渐长大,就像她的儿女们各自走在属于他们的生活路上,收获着属于它们的“秋实”。曾经,儿女们总是紧紧地依靠在她和梁家诚的身旁,或者紧紧地跟随在他们的身前身后,认为父母才是他们心中最坚实地依靠。如今,这些回忆在她心头萦绕,每当想起儿女已经到了害怕提及父母年龄的年纪,心中还是涌起了无尽地惆怅。

夜深人静,月光变得越发明亮,明亮却让她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岁月变迁后的那份完满,即使也会带了凄然地诗意,和夜凉才会杜撰的凄凉意味。她也想起了养育了一村人的那口水井,曾经,汩汩地清澈的水流从遥远的地方输送过来,能清晰地照出到这里汲过水的所有人的人影,可如今却只剩井底的枯蒿,依然悄然无声地见证着岁月的热情。她也想到了那把没有了弦的胡琴,曾寄托着儿女们无数的心事,即使被梁家诚拉出过无数的曲调,可每一声曲调都饱含着对家人的满满地爱。

此时,梁博文的神情清晰地出现在了郑红秀的脑海中,似乎还有伴着梁博文儿时的那些熟悉的童谣,都勾起了她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思念。而梁家诚,却已永远地沉睡在泥土中,再也无法与她一同分享这份思念。她想着想着,再也无法入眠,于是慢慢地起身打开了灯,迈着缓慢地步伐走到了书桌跟前,看着为梁博文收藏了记事本的地方。她轻轻地吸了一口气,抬手轻轻地从一堆泛黄的书籍里取出了那本黄皮的记事本,在灯光的映照下缓缓地翻开,看着梁博文几次回家后写下的文字,感到文字中反倒满是梁博文记下的期待与担忧。

她慢慢地坐到了书桌前的座椅上,看着梁博文写的文字,话音轻婉地读着:“我离开家乡的时候,仿佛把父母的脚步也一起带在了漫长的路上。我想着走在了流浪的岁月中,也用一个个孤独的脚印书写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的所见所闻,为我们的生活记录下或深或浅的一个生活印迹。每当孤独寂寞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父母亲切而温暖的话语,如同仰望着天空那轮清冷的月亮,感谢月光划出了无数道写满了乡愁的路,即使哪一条都无法真正消除这份浓浓地愁绪。

那时那刻,我满心的思绪化作心中波动地涟漪,也带动了心事积蕴厚实地浮萍,直到伤感的心绪将涟漪抚平,再次地让心事安静地平铺在心底。我想着走过的路,想着母亲亲自衲底做的虎头鞋,还有陪伴我们长大的衲底花布鞋和衲底花棉靴,感念那是所有地天下母亲给孩子们的永远地慈爱,却被长大的脚和想走的路无情地遗弃,成了母亲回忆我的童年时最亲切、最珍贵的见证。

在这样的时光追溯里,为何我的心里会生出如此的疼痛呢?我们经历了坎坷的路途,走过了荆棘密布和坑洼不平的道路,即使我们的身体安然无恙,可却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心头。我们心里都种了一棵树,那棵树保留着岁月的痕迹,为了成长荒芜了无数更迭不息的岁月,却鲜活了过往的点点滴滴。

春夏秋冬,我和所有有志向的孩子们一样努力走出岁月的贫瘠,走向充满未知的峥嵘岁月。我在心里记下了,我生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我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为了儿女付出的心血,唤醒了沉睡在我身体里的母爱。我感到我就像山中的一棵小野花,一株开出火红花朵的被叫做“步步高”的小野花,每年的春天,叶片的生长就像许多爬梯子的顽皮孩童,而且总有一个独立的花苞傲立枝头。当这个小花苞开放的时候,来得不仅是花,还是一团炽热的心火,温暖地燃烧在做父母和儿女的心里。

我也很想知道父亲过得怎么样,还有,如今的我是否还能找回回首岁月时的那份快乐,而我,已经不可以走进那片透露着温暖的坟地,不能双膝跪地地诉说我和母亲的思念,只能在岁月的记事本里放下做儿女的感恩之情。我为此像一只迷失了方向、无法返回温暖巢穴的候鸟,任由会飞向记忆的翅膀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慢慢退化,再用蝇头小字书写出一个个小翅膀,带着我飞向我的故乡和我们的家。我的书写带了攀登崎岖不平山路的劲头,飞扬着珍视生活留下的影子,与我从未停过地脚步起起落落在规规矩矩的记事本格子里……”慢慢地合起了记事本,居然觉得今晚的月色好美,窗上映的摇晃的树枝都好像在挥笔作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