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有个职业面板 > 第438章 安全最重要

第438章 安全最重要(2/2)

目录

才一落座,姜海涛酒杯举起,大家一杯酒下肚,话题也就渐渐地展开了。

不过吴舟这个第一次来的新人,就只有听的份儿了。

毕竟他只是第一次来,而且还只是一个晚辈而已。

不过吴舟倒是不急着“参与话题”,晚辈就该有一个晚辈的样子。

所以他态度是很端正的,非常认真的倾听这些大佬们闲聊时透露出来的那些重要信息。

最开始的话题,还是吃喝玩...

不过几杯酒下肚之后,聊的话题深度也就出来了。

地产公司老板王总,和身边的人闲聊的时候,最后感慨了一句,“我是觉得房地产啊,到头咯!”王总一开口,身边的人听到了有些惊讶。

而不远处同样听到的其他人,这会儿也是默契的屏息,想听听这位行业从业者的高论。

而王总也是注意到了大家的神情,本来就只是小小感慨一下,但看到周围人都将目光注意到他身上。

想了下后,也就将公司这边的分析研究报告,简单的说了一下。

“这两年我们公司的全国的房地产项目,除了几个一线城市之外,其他地方已经是越来越难做了,而一线城市,也是因为市场太好了,所以大家的目光都注意在这儿...这竞争上来了之后,也就没那么好做了...前几天深圳那个地王的新闻,我其实早就看上那块地儿了,但看到拍卖公告我就直接放弃了...没法玩了...玩不起,抢地的钱全得先交,银行还不给配套贷款...所以最后也就那几家...”

“我们公司目前主要重心已经是放到了那些比较有潜力的二线城市上,比如说南京,合肥,杭州之类的...这些地方还是有一些机会的,除此之外,一线城市的一些棚改,配套项目也还不错...”

这个话题,吴舟参与不了,房地产项目他是完全不懂的。

这些密集的行业内幕消息,也只能是被他强硬的灌到了脑海中。

毕竟吴舟虽然是没有搞房地产的想法,但是他买了很多房子,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利益相关”了,所以也就对这个话题更为感兴趣了一些。

听得认真,也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王叔叔,为什么那些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和一线城市不同步呢,还是说,会延迟同步?等到这些头部一线城市价格彻底涨起来之后,那些消费者买不起了,才会渐渐地转移到其他城市...”

心中有所想,吴舟也就将自已的疑惑问了出来。

王总顺着声音看到了吴舟。

“怎么,小吴对房地产感兴趣?”王总半开玩笑的说道,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吴舟的问题。

不过吴舟还是能感受得出来,他似乎是有那么一丝丝的“欣喜”,似乎吴舟这边如果真的是表达感兴趣的话,他很愿意和吴舟深聊一下。

虽然说吴舟是当下这里最年轻的,但能进来这里,至少也说明了自身还是有一定财力的,再加上吴舟还是姜海涛引荐过来,吴舟可能资金不够,但姜海涛绝对的够啊...

吴舟也是没想到自已随口一问,居然就有了这么一出。

为了避免误会,吴舟也是赶忙摆手,“哪里谈得上什么感兴趣啊,房地产这个行业您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都说很难做了,我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年轻人,哪里还敢尝试,只是因为我手头上刚好房子比较多,最近也一直是在买,所以也就对您说的这个更感兴趣了一些...”吴舟腼腆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这种回应,虽然是解开了王总的疑惑,但却是让他一下子失去了回答吴舟问题的兴趣。

最后也就只是简单回应了一句。

“哦,这样啊...挺好啊...一线城市的房子还是比较有投资价值的...”

王总这边简单敷衍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就和其他人继续聊了下去。

后续就是自由时间了。

众人渐渐地离开了自已的座位,根据之前各自闲聊时的那些东西,三五成群,彼此聚起了一个个的圈子,然后开始小圈子的沟通...

吴舟听得很多,其实也能听出来很多的“商机”,但吴舟暂时还没有贸然投资这些项目的想法,就自已那点身家,投资他们口中的那些项目,保不齐就得是“倾家荡产”。

再说了,对陌生的行业,吴舟还是以稳为主。

别人不主动的找自已,吴舟却是会看人,看着那些人刚好有了空档,就主动过去,敬一杯酒,先是大概的描述一下方才这人说的那些东西,其中加入自已那些东西的感悟,最后表达对他的钦佩。

一般最后收尾都是“自已获益良多!”

这样的沟通方式,还是很能取得这些长辈们的好感的。

然后这些人,在情绪价值到位,再加上酒精的刺激之下,一个个的也是和吴舟说了一些‘真正的干货’。

吴舟这边当然的是洗耳恭听。

就这样转眼吴舟这边一直敬酒,终于敬到了吴行长这块儿。

吴行长看到吴舟之后。

却是先一步地夸了下吴舟。

“我刚还和小姜说你,很不错,年纪轻轻的做到这个成绩,但却能不骄不躁,真的是非常难得,要是你在我们那个年代的话,你的未来的成就肯定比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强...”

吴行长这话一出来,吴舟哪儿敢接啊。

“啊哟,您太看的起我了,吴叔叔,我哪儿能和您这些前辈们相提并论啊....”

不过吴舟很谦虚。

但吴行长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他方才说的话,确实就是他心中所想,作为银行行长,平时接触到的“成功人士”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见到了太多人起起落落,也就有了一些“看人经验”。

吴行长也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聊下去,随后却是主动的聊起了金融这块儿,然后顺势点到了之前吴舟主动询问的那个话题。

“小吴啊,你也算是做生意的,那么应该也清楚,产品价格,从来不是由东西本身定的!”

“钱多,资产就值钱;钱少,真东西也会被打折。”

“今年上半年咱们国家股市,疯了一把。融资、融券、加杠杆,玩得热火朝天!到处都在喊牛市,搞得好像谁不炒股就跟落伍了一样。”

“说白了,并不是那些股票突然变值钱了,只是因为钱多了。”

“六月份,股灾一来...市场开始去杠杆,国家队虽然开始救市放水,而这个过程中,虚的钱、融的钱、配资的钱,全被抽干了,总的钱还是少了。”

“这水一退,啥都露出来了。钱就开始从‘虚’的地方,往‘实’的地方退,谁也不敢乱动了。股市退潮之后,紧接着就是融资难,投资谨慎,项目断,有钱人原来准备投的也捂着不动了。”说这话的时候,吴行长还特意的看了一看房间里的一些人...

吴舟也有注意那些人,正是之前抱怨市场环境不好的人...

“咱们国家政策层面反应还是很快的,降息降准,它的目的其实就是放水,恢复一下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也救一救市场的信心。”

“但钱这东西,不是说放出来之后,就能立刻滋润那些干涸大地的,还需要一段时间...信心这个东西,也是一样,不是说利率一调就能立马回来。大家经历过这一次折腾,市场是受惊了的。现在即使有人手里真有点钱,也不敢轻易出手,大家心里都在想:‘万一再出个什么事儿呢?’”

“所以这时候他们就会本能地去找更安全的东西。股市不敢进了,那就往房子上靠——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核心资产,毕竟这是能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根据历史经验还抗跌的资产。所以明明股灾了,哪儿哪儿都说没钱了,但北上广深这些地方的房子又开始抢了,房地产项目也是一个个都好卖。”

“但这不是楼市基本面变了,只是市场风向在变,是资金在找‘避风港’而已。”

“而市场的恐慌不会一直持续,等到情绪缓过来,信心恢复了,大家又敢花钱的时候,那些手头上资金少一些的人,目光也会在信心恢复之后,目光瞄到二三线城市的房产...这就是一个时间差...”

“你要是现在有点闲钱,二三线的房子确实可以挑一挑,未尝不是机会。不过...财富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安全,往往比投机更重要。所以,如果是我的话,还是会买那些最好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