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再开战场(2/2)
他应该明白我有其他的用途,他为了百姓选择拒绝。
有一名官员说道:“陛下,确实不可再行刀兵。”
我用着自己认为足够冷、足够无情的话说道:
“我再说最后一遍,唐国是一定要打,这不是请求,也不是协商,而是命令。你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让战争不影响伊国内部的安稳。”
……
以我现在的地位,我想和百官商议的时候,我会去商议。当我不想的时候,抱歉,我——伊国皇帝说了算。
见我如此态度,有些人却是很疑惑。他们不明白我为什么打着为“史进报仇”的名义,却始终都没有提到怎么解救史进。
百官们知道我的决心,干脆也慢慢讨论了战争的各处细节,尤其是后勤问题。
即便是之前反对我的钟尚书,也被迫提出几点意见。
……
最终,朝廷百官“一致”决定出兵唐国。
我立刻下了两道圣旨,派遣悯州忠护军、宁州兴宁军对唐国发起进攻,并且不许与苏毅的军队交战。
同时,我还“偷偷”下了两道密旨,让两军的将军做一件事,如果有苏毅的其他幕僚或者将领来投靠,务必全力保住此人。
密旨,那可不是什么秘密,需要朝廷一些官员审查,才能确保其合法性。
在这一刻,我突然后悔之前对敌对势力的人往死里打,都不知道苏毅的爪子能不能伸到这里面。
以后不能在除得干干净净,各方势力的人都要留一些人,方便以后我传递消息。
……
十月初三,两州将领得到圣旨,已经在整顿兵马。
……
十月初五,两州军队立刻攻打唐国边界城池。
……
十月初九,唐国方向传回捷报。
悯州忠护军攻下贾义、舒安城,兴宁军攻下谷善、慕多、天遂、卡四城。
之所以这么顺利,那是因为都不用军队攻城,城里的百姓早就自己反了。
本来他们就想反,就因为伊军的到了,让他们坚定了信念。
唐国百姓造反的速度,要比伊军行军的速度快。
这让我不由得一愣:“这让我发现宝藏了?这么好打的吗?一碰就碎?”
悯、宁两州的进攻并没有遇到正规的唐军,而只是一些衙役或者守城的护城军。
收到捷报的同时,还有谭自在的信。
他一个劲就认错,并且承诺,不会再干涉伊、南封两国的战事。
他也不会让手下士卒对伊国士卒动手,伊军想抢钱就抢钱,想夺地就夺地,他绝不会派兵阻拦。
我裤子都脱了,你就这么回应我?
如果按照这样打下去,打下一个州不是问题,可问题是,我打得下,我守得住吗我?
……
我倒是有那么一丝丝的恍惚,谭自在知道我守不住,最多守三个郡,也就是半个州。
他是想要利用我和他对抗苏毅的大军,这样他就可以回收部分军队,使得军队不再那么零散,也就达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求援。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说不定他真是草包,只是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