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张诚和师范系女生的流言(1/2)
公孙尼子让这个女生先在校长室外面的隔间休息一下,带着几位老大进了里面自己的办公室,回身关上门,不待张诚发作,就先对每个人半鞠个躬,然后直接说:“这事儿是我的错,学校里有这样的同学,经受这样的困难我却不知道、也没有帮上忙,这是我的错!”
一句话,倒是把张诚顶住了。
“课题补助的审批都是送到我这里来最后审核,然后我来签批补助和课题费用的,但是我确实没看到这个项目……没看到过这个女孩的名字。”赵杏儿说,“只要她说这是你提出来可以注意的方向,无论有没有课题申请,我也都会注意到,会拨款推动一下的。”
“是院系在审核的时候就直接给这个项目毙掉了,根本送不到你那儿去!”张诚愤怒道。“是什么人在审核项目课题?”
“现在一般都是各院系的学生。但是倒是按照严格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审核的。”
“学生?学生有足够的眼力吗?能真正看到这个项目的前途吗?”众人无语,学生年纪轻、阅历有限,无论对学术还是技术的方向把握起来都有一定难度。对这种在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项目,很难有什么判断。别说学生,就是在这间屋子里的其它人,也都没有看出这几片布的用途。
“这东西,有前途吗?充气舟船这东西也不是很常用……莫非张老师您想复制独轮车的产业,做一个小型便携船只的项目?”赵杏儿还没弄清状况。
张诚觉得都没有办法聊下去了。深呼吸好半天,才说:“赵杏儿,这样,你去跟这个女生谈条件,比照徐仙人在火柴厂的前例,买断这个技术和所有后续技术,给她薪水、给她股份、给她实验室。这个女生你问问她愿不愿意从师范系出来,调到徐老的化学系?如果愿意,徐老亲自带一带,给她建实验室、给她配助手,化学的、农学的、纺织学的。给她配秘书,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装订成册,我们定期审阅分析!”
这太夸张了。徐仙人火柴厂的先例是火柴厂一成股份归个人,1成股份用于后续科研。薪水的事儿虽然张诚没讲,但是按照当前的情况,大约可以在技术员到工程师、研究员之间取一档,哪怕是技术员,也和学校讲师的薪酬相当。至于为这个女孩建立实验室、配助手云云,那是几乎明说这个材料未来会成为一个专门的专业和领域,前途无限了。
至于前途到底有多大,赵杏儿都没问,张诚的眼光,此处不需要提问。
当然,张诚说的是“赵杏儿,你去谈条件。”而不是“赵教授,你去谈条件。”这意味着这笔钱是张家来出,或者是诚记来出。而不是学校来出。
“那什么。长城大学能在里面出资入一股吗?”公孙尼子人老成精,一下子就听到其中的猫腻,马上提条件。
“这个领域花的钱可多呢……”张诚冷笑。虽然长城大学自己也参与了一些投资,还有自己的校办工厂,但是学校的资产毕竟有限,能调度的资金也有限,掺和到橡胶产业里来,只怕大学的身量还不够啊。
“无论如何,这个女生是我们大学的同学……”公孙尼子根本看不出这个领域的前途,但是看张诚这一番做作,直觉认为这里面有前途。
“校长!你看看我们大学把这个女生逼成了什么样子?你摸一摸她的手臂!我都没脸当这个副校长了!”张诚眼圈都有点发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