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围炉三国 > 第175章 袁术称帝(十九)

第175章 袁术称帝(十九)(1/2)

目录

赵云在庐江郡接到陶响命令后,整顿大军,以张合5000铁骑为先锋,准备借道汝南,前住南阳接收仲家国军地盘。

临行前,赵云再三吩咐,此去南阳,需经汝阳郡。汝阳郡自古便属于豫州之地,如遇豫州军,需好生商量,说明借道取南阳之事,切忌不可与豫州军产生茅盾,为新汉军徒增一强敌。张合满口答应。

张合一路轻装疾行,严律士卒不得践踏庄稼,侵扰百姓。自阳泉进入汝南后,经过阜南,直至新蔡,并无豫州军一兵一卒。询问当地百姓,只言豫州军十余日前,匆匆撒军而去,不知何往。

张合满腹疑问,怕中埋伏,于是广布斥候,小心翼翼地来到平兴县城,也是如此。

平兴县城乃汝南大城,又是汝南的交通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平兴西北便是汝南郡治所汝南县城。

张合占领平兴县城,一面派斥候前往汝南县城,新蔡县城探查消息,一面把情况通知赵云,催促赵云中军加快进兵速度,以防已军过度深入,遭遇不测。

历史上所谓的名将,除了自身的勤奋与努力之外,对战场天生的嗅觉天赋也必不可少。三国中后期,司马懿能与诸葛亮抗衡,并拖死诸葛亮的重要原因,便是曹魏有一大批饱经战争洗礼的名将,这批名将对偏安一隅的蜀汉将领呈碾压之势。张合便是其中之一,使诸葛亮不得不除之而后快。

此时的张合,开始展现出了名将的风姿。虽然没有确切的情报支持,他内心深处隐隐感到不安,仿佛前面有一怪兽,要择人而食之。

张合的第六感加之其本身就谨小慎微的性格,躲开了一张罩向自己的弥天大网。

张合在平兴县城止步不前,一连三日,派往百十里外的汝南县城斥候无一人赶回,张合正狐疑间,另一路,前往新蔡县城侦探的一名斥候却赶了回来。

张合令人迎入城中,斥候浑身带血,大哭禀告,整个新蔡县城已被屠杀一空,自己这队二十余人的斥候也遭到了魏军的追杀,仅自己一人逃出生天。

派往新蔡县城的斥候遭此不测,派往汝南县城的斥候估计是凶多吉少了,否则也不会三日整却音讯全无。

新蔡县城与汝南县城都地处汝南郡腹心,沟通南北,像两个门神,牢牢地守护在汝南郡中间,若要前往南阳,必破此二城。

但张合手上全是骑兵,以骑兵攻城非明智之举。幸而抢先占了平兴,张合决定等赵云大军到了再作打算。

汝南县城墙上,曹操望着城外二十余新汉军斥候的尸首,叹息道:“新汉军明知必死,仍奋勇向前,意图突出重围。真强军也!”

司马懿面无表情,拱手道:“魏王可将伏兵撒出了,敌将谨慎,非好大喜功之徒,有名将之姿。敌军斥候不回,敌军必不会至也,不若大军前往平兴城,乘其兵少,或许可攻破平兴,生擒敌将!”

曹操望了司马懿一眼,暗道此子深不可测。不似其兄长司马望,喜怒易形于色。

此次大军前进到汝南县城,可以说司马懿功不可没。

前期,曹操大军能够快速打破僵局,和司马懿献了一条别出心裁的计策有莫大的关系,从水路进击南阳郡,打乱了阎象层层设防的布局,使得夏侯惇大军能快速突破至博望,中期,马超,曹彰骑兵两路出击。使敌军风声鹤唳,应接不暇。曹操大军兵围宛县,博望,迟迟打不开局面,司马懿便建议,以一部兵马围住两城,另遣大军在南阳攻城掠地,占领了大部分的南阳地盘。

后期,惊闻豫州大军出击汝南,占领了曹操大军西进扬州的道路。司马懿更是献出了一招声东击西之计,派马超,曹彰各率本部骑兵,分两路杀入豫州,使得豫州军不得不退出汝南郡,紧急回豫州防守。使得曹操大军从汝南西进扬州的道路畅通无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