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703章 朕赌吐蕃赞普活不到二十岁(今日一

第703章 朕赌吐蕃赞普活不到二十岁(今日一(2/2)

目录

……

李承乾坐在丹陛上,目光落在韦丹增扎西的身上,淡淡的开口道:“吐蕃国使。”

“臣,吐蕃国使,韦丹增扎西。”丹增扎西从班列之中走出,然后沉沉的叩首在地,高声道:“拜见天可汗,大唐皇帝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李承乾嘴角微微勾起,然后抬手道:“平身吧。”

“谢陛下!”丹增扎西这才缓缓起身,拱手站立。

李承乾看着他,淡淡的问道:“皇妹在吐蕃,可还好”

“大妃身体康健,心宽体安,谢陛下关心。”丹增扎西微微拱手。

“吐蕃赞普呢”李承乾不经意的开口,说道:“很久没有听到贵国赞普的消息了。”

“赞普一切安好,而且赞普已经于今年成年,开始亲自执掌国政。”稍微停顿,丹增扎西跪了下来,对着李承乾叩首道:“外臣此番东来,除了觐见天可汗、大唐皇帝陛下以外,便是奉命,来向大唐提亲,提赞普求娶大唐公主。”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不由得一愣,问道:“你说什么”

丹增扎西叩首道:“外臣此番东来,是为赞普求娶大唐公主,大唐永康公主殿下!”

李承乾的拳头瞬间握紧的,眼神愣肃。

全天下都知道,他李承乾如今只有两位公主,永康公主和永乐公主,两个都是他的心头肉。

而多年以来,大唐外嫁诸番国,赐嫁的都是宗室女,从来不会以大唐真正的公主相嫁,这是规矩。

而这一次被外番使者,亲自点名来求娶某位公主,这还是第一次,而且是最令人恼火的一次。

丹陛之上久久没有声音,群臣只感觉一股沉重的压力压在心中,一时间有些喘不过气来。

皇帝的愤怒,他们能够异常清晰的感受到。

长孙无忌忍不住的要站出斥责丹增扎西,这个时候,李承乾却轻轻摆手,然后笑了。

长孙无忌心里一紧,随即站了回去。

李承乾满脸的笑容,但眼神却无比冰冷的开口:“国使,贵国赞普,如今多大年纪了,朕记得当年他刚出生不满一年,生父就亡故了吧”

丹增扎西嘴角忍不住的抽搐起来,但他还是认真的拱手道:“回陛下,赞普如今已经十三岁,到成年之时,已经亲掌王权。”

“十三岁了,那他的身体还好吧。”李承乾平静的抬头,说道:“不到周岁就丧夫,内外照料不好,极容易在幼年的时候,就带上什么难以治愈的疾病。”

“多谢陛下关心,赞普一切都好。”丹增扎西用力咬牙。

“是吗”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说实话,他这些年隐居深宫,外人难窥真容,别是个瘦麻杆的病秧子吧。”

“陛下!”丹增扎西忍不住的打断了李承乾。

“不要怪朕说话难听。”李承乾眼前一冷,身体前倾道:“赞普的祖父,松赞干布,他在位二十一年,寿命三十三岁;赞普的父亲,贡松贡赞,年十八而亡。

从赞普的祖父到父亲都是早早亡故,而且都是独子,这难免让人怀疑,赞普一家,是不是有什么病世代相传。”

李承乾一句话,群臣忍不住的嘴角微微抽搐。

人家不过是来求娶大唐公主,皇帝就将人家祖孙三代的底而直接掀了起来。

虽然有些不讲道理,群臣的心底,也感到一阵阵的解恨。

大唐的公主,也是你一个番邦小国的国主,能够来求娶得吗

“陛下!”丹增扎西抬起头,面色难看的拱手道:“赞普身体康健,千秋盛享,还请陛下收回前言。”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随即,他不屑的一声冷笑:“是你们来长安求娶朕的公主的,怎么,朕连要一个身体好点的女婿都不行了吗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你都要恼羞成怒,国使,你让朕不得不怀疑,你是不是真的隐瞒了什么”

“陛下!”丹增扎西拳头紧握,但他最终还是松开手,叩首道:“赞普身体没有问题,今日请婚,还请陛下应允。”

“朕没说不允!”李承乾平静的摇摇头,说道:“但有些礼节,还是要按大唐的婚仪进行准备的,就比如最初的合八字,起码,你要让朕看一看你们赞普的八字……或许朕能从他的八字上看出他能活几年。”

丹增扎西低下头瞬间凶狠,然后一刹那间,他又平静了下来。

大唐婚仪要合八字这种事情,丹增扎西怎么可能不知道,芒松芒赞的八字如今就在他的袖子里面。

但是,现在的丹增扎西根本就不敢拿出来。

他敢肯定,只要他拿出来,皇帝一定会以八字不合为理由拒绝。

甚至,皇帝还会拿着赞普的八字胡乱的说些什么,说什么赞普活不过二十岁一类的妄言。

丹增扎西抬起头,平静的说道:“番邦小国,早年礼仪不备,臣这里虽然有一份赞普的八字,只是可能有些不准确。”

说着,丹增扎西从袖子里面将芒松芒赞的八字拿了出来,然后递到一旁。

后侧的内侍从丹增扎西手上取过奏本,略微检查,然后才交给张阿难,然后送到了李承乾眼前的御案上。

李承乾目光平静的看向丹增扎西,他没有看那份奏本。

既然丹增扎西说这个八字不准确,那么他再说什么也没有意义。

李承乾突然笑了,然后淡淡的说道:“求婚之事,事关重大,别的不说,朕总是要见见人的,当年松赞迎娶皇妹,人是到西昌州迎娶的,而且在此之前,他可是到过长安的。

虽然朕不太喜欢他,但是他的风采还是令诸族钦佩,父皇也是很满意的,所以,芒松芒赞若是真的要求娶朕的爱女,就让他亲自来长安吧,朕略设考考验,只要他能过,朕就将永康公主嫁给他。”

丹增扎西脸色微微一变,他相信,只要芒松芒赞敢到大唐领土,李承乾一定会让他死在大唐的。

芒松芒赞不过只是一个虚岁十二的少年罢了,他没有任何子嗣,他只要死在大唐,那么吐蕃国内必定会大乱。

到时候,也就没有什么到时候了。

如今的大唐,在灭国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之后,已经完全的抽身出来,有足够的力量和吐蕃来上一场。

关键是这一战的战场究竟会选择在什么地方

是通天河南岸的苏毗地界,还是通天河北岸的大唐地界

这里面地形的抉择,将会极大的决定战争的胜负。

丹增扎西沉沉叩首道:“此事,外臣会禀奏赞普,请赞普做决定。”

李承乾神色冰冷,冷漠的说道:“那么就快点,朕的公主年纪也不小了,说不定一两年内就会成婚,朕可不会等他到十几二十年后,他能够走得动的时候。”

丹增扎西呼吸一沉,他脑海之中那根戒备的弦突然间紧了起来。

皇帝似乎在逼吐蕃先动弹。

一旦吐蕃忍不住杀到东吐谷浑,那么说不定,就又是当年之战的重演。

……

两仪殿东偏殿。

窦知节快步从偏殿走入,面色急切的走上丹陛下,在李承乾耳边,低声说道:“陛下,皇后求见。”

李承乾微微抬头,问道:“是公主的事情”

窦知节躬身道:“是!”

李承乾看向殿中的长孙无忌和李勣,于志宁,孙伏伽,阎立德,薛仁方,崔敦礼等人,笑着说道:“皇后来了。”

长孙无忌等人脸色微微一变,皇后轻易不参与前朝之事,但是涉及到公主之事,皇后的态度必须重视。

“陛下,要不臣等先告退”长孙无忌谨慎的抬头。

“不必。”李承乾微微摆手,看向窦知节道:“请皇后进来吧。”

“喏!”窦知节转身走向偏殿之外。

很快,一阵玲珑环佩声响起,一身红绿翟衣,头戴凤冠的苏淑面无表情的不如两仪殿,走到丹陛之下,轻轻福身道:“臣妾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皇后平身。”李承乾稍微侧开位置,说道:“来,上来坐。”

“喏!”苏淑松了口气,然后起身走上丹陛,在御榻之畔,对李承乾再度行了一礼,然后才在一旁坐了下来。

李承乾侧身看向苏淑,问道:“皇后此来,是想问今日吐蕃国使请婚之事吧”

“是!”苏淑点头,认真问道:“臣妾想知道陛下究竟是如何打算的,臣妾这里是绝对不可能让福昌儿嫁到吐蕃去的。”

李承乾不由得笑了,御案之下,他拉住苏淑的手,低声说道:“皇后真的觉得真会将福昌儿嫁到吐蕃去吗”

“但是吐蕃。”苏淑忍不住的急了起来。

李承乾平静的摇摇头,说道:“朕知道,是吐蕃,但是皇后想想,多年以来,朝中外嫁公主,向来都是宗室女,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公主,这一点,皇后觉得吐蕃人是真的不知道吗”

苏淑抬起头,看着李承乾,欲言又止。

李承乾平静的看向前方,淡淡的说道:“吐蕃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点,若是他们诚心来和大唐修好,那么他们便应该仅仅言及求娶大唐公主便足够了,何必非要指定是福昌儿,所以他们的根本目的,并不在求娶公主。”

“那是什么”苏淑下意识的问道。

李承乾目光看向前方,看向殿中的众人,平静的说道:“在朕看来,吐蕃人行事,有两个目的。”

“两个”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其一,他们是来试探朕将来对吐蕃开战,决心有多大,他们想看看,朕是不是有在将来彻底灭绝吐蕃的心思。”

“陛下。”苏淑满脸不解,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若是朕不想和吐蕃开战,那么联姻这事必然会有所余地。”李承乾摇摇头,面色淡漠的说道:“就算是不嫁福昌儿,那么找个宗室女相嫁,内外妥协,自然也是可以的。”

“陛下怎么可能会主动去做这种事情”苏淑一时间感到有些荒谬。

“朕是不会这么去做,但难道有朝中的大臣不愿意两国开战,而来去寻什么转圜之策。”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这也是吐蕃人的目的,他要试探的,不仅是朕,还有满朝文武,还有整个大唐对和吐蕃开战的想法。”

苏淑眨眨眼,她没有想到这么一件事情,里面竟然还会有这么多的玄机。

“大国之间,任何一个动作都不会是临时起意,都是经过了无数的谋算。”李承乾对着苏淑摇摇头,道:“便是皇后,能想到他们几年不来,一来就是求娶朕的公主吗”

“想不到。”苏淑点点头。

“所以,除非是疯子,才会临时起意。”李承乾看向群臣,面色严肃的说道:“他们此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激怒朕,激怒大唐,逼大唐现在就开始对吐蕃的战争准备,因为时间从来没有站在他们那一边。”

群臣齐齐拱手。

谁都知道皇帝性情沉稳,先帝十五年前就已经打到了平穰城下,皇帝五年前已经破了平穰,然后直到今年,大唐才一举吞并了整个东岛三国。

其中大唐的各种耗损,整个战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全部都被降到了最低。

煌煌大势,一战功成。

这就是皇帝。

一旦皇帝以这样的方法对待吐蕃,以大唐如今蒸蒸日上的国力,吐蕃必然会被灭国。

所以,他们不能等。

李承乾转身看向苏淑,认真说道:“皇后放心,朕不会将福昌儿嫁入吐蕃的,朕会一步步的积攒大势,最后将吐蕃彻底荡平,芒松芒赞不过一个小儿,他能活到二十……”

李承乾突然笑了,看向群臣道:“原来他们还有第三个目的,就是在告诉朕芒松芒赞已经亲政,吐蕃群臣合一,将会更加强大,以此来逼朕动手,但实际上,如今的吐蕃,芒松芒赞依旧躲在深宫,真正的执政者还是达玛仁增。

他们想逼大唐杀入高原深处,然后以大唐的压力,逼吐蕃散乱的部族联合,最后归权到王室手上,然后举国开战。”

长孙无忌和李勣同时面色凝重的抬头,他们的神色已经表明了他们完全赞同皇帝的分析。

“真难得,吐蕃竟然出了这样的人才。”李承乾看向李勣,说道:“英国公,去查查吧,这些主意,究竟是谁出的。”

“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