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从考生到主考(1/2)
第278章从考生到主考
当天下午。
周浩然被程院长叫去了学校。
“程院长,你找我”
周浩然以为是期末考试的事情呢,以他现在的情况,根本没可能参加考试。
“哦,浩然!”
程德昌院长摘下了老镜,笑呵呵的起身。
周浩然连忙道:“老院长,有事你就直接跟我说就行!在您老面前,我就跟你的学生一样。”
“我可没你这样的学生。”程院长还真不好意思贪功,从办公桌上拿过了一份杂志,递了过来,“你看看吧!”
“嗯”
周浩然接过一看。
一本全英文的学术杂志,《journalofobject-orientedpr》。
业内简称《joop》。
周浩然笑着说:“这是邮寄过来了”
程院长道:“嗯,刚到的。还有几本其他的杂志,刚被小谭拿走了,你想看的话,可以去他那拿。像你们这种年轻人,还是要多看国外的一流学术杂志。”
“行。”周浩然点了点头,“我一会儿去拿。”
这就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了。
越是顶尖专家,就必须越精通英语!
因为世界级的顶级期刊,都是英文版。就像《joop》这种杂志,这里面的论文,没几个人有资格去翻译。想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变革和学术动向,都必须得阅读英文论文。
像复旦这种顶级院校,各种国外的顶级期刊都订阅了。
会定期邮寄到国内。
供一些人的学习、研究。
换句话说,谁要是英语不够好,最多算是“国家级”的专家。
就像程院长似的。
他虽然是院士,但英文很差,没能力阅读这种级别的文献。
这就等于断了他跟世界顶层学术圈的交流。
他的水平就不可能多高。
所以,要判断周浩然是不是人才。
这一点就足够。
他能写出在《joop》上发表的英文论文,就证明他有跟全球顶级学术圈交流的资格和能力。这种条件,放眼国内的各行各业,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就比如窦局长对周浩然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不是因为他技术好。
是因为他有资格代表中国,进入到国际性的it行业的学术讨论圈。限制交流的不仅是技术,还有语言,还有全球学术圈的认可。
这才是更重要的意义。
参与国际交流,这是国家形象,也是国家地位的体现。
这已经超出了技术的意义。
程院长越看这小子越喜欢,笑着说:“小谭说,你又写了好几篇论文”
周浩然笑笑,“嗯,已经转交给了他三篇,我现在手里还在写几篇新的。”
“你这是量产啊”
程院长不可思议。
周浩然开玩笑的说:“老话怎么说的来着文思如泉涌,大概就这个意思吧。”
“你要不要办一场讲座”
程院长给了一个大胆提议。
“啊”
周浩然微微一愣。
程院长道:“你做一个关于java语言的全国性讲座,就围绕着你这两篇论文,你也可以有更多的拓展。我会以复旦大学的名义,广邀全国的计算机高手过来。”
“不必了吧……”周浩然觉得这事难度太大,“我能写论文,不代表我能讲明白啊我还是编几本教材来教书育人吧。”
“这都是小事。”程院长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教材编委会的名额,肯定会属于你。我已经联系了海港外校的几个专家,让他们评估你这两篇论文的性质,做一个报告打给学校。然后你就能破格加入编委组了,不用考核了。没人有资格来考核你。”
周浩然笑道:“那挺好啊!”
程院长深深的看他一眼,“你可能没理解我的意思。”
“怎么呢”
周浩然还真不懂这里面的门道。
程院长道:“我要给你申请的是学校的教材编委会,不是学院的编委会。”
周浩然问:“有什么区别吗”
程院长道:“就比如我,我是复旦的教材编委会专家,就意味着复旦出版的所有跟计算机相关的教材,我都是编委会的一员,为其提供指导意见。”
周浩然笑道:“那肯定啊,你是院士啊,全校也就十几个。”
程院长接着说:“你之前参加的是学院编委会的考核,就算你通过了考核,那也只是面对《java编程指南》这一本书。想参与其他教材的编写,你还需要重新参加考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