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明月山庄十二居2(1/2)
三月,季春,桃蹊小筑,种的都是桃花。
一进主居:“夭秾”。
外墙抹淡绯色垩土,檐角垂流苏状铜铃。
人间三月,春风温柔地拂过大地,那满树的桃花,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颜料盘,肆意晕染出一片如梦似幻的粉。
桃花盛放,满树烂漫,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纷纷飘落,如梦似幻。
每一朵桃花都似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花瓣粉得恰到好处,薄如蝉翼。
在阳光的轻抚下,泛着莹润的光,细腻得如同婴儿的肌肤。
边缘还带着自然的弧度,俏皮又可爱。
花蕊纤细,嫩黄的花粉点缀其上,好似戴着小黄帽的小精灵,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桃花那淡淡的、甜甜的香气,没有馥郁浓烈的张扬,却似潺潺溪流,悠悠淌入心间,令人沉醉。
夭夭桃枝已探过黛瓦,粉白花瓣沾着朝露,风过时簌簌落于青石板,织就天然花毯。
连廊下彩绘的“桃实延年”图都被衬得鲜活起来。
室内无处不浸桃花意,酸枝木拔步床围栏以百宝嵌工艺镶就“桃园春晓”图。
云母片作花瓣,珊瑚珠为花蕊,晨光透入时,整床似被桃花云霞笼罩。
墙上《玄都观桃花图》轴幅丈余,画中千树桃花如绛雪压枝。
题跋“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更显盛唐气象。
博古架上,桃花形金镶宝石镇纸流光溢彩,红宝石嵌成的花瓣边缘微卷,仿若被春风吹过;
和田玉雕刻的桃花笔洗,内壁琢磨出花瓣叠影,注水时,涟漪晃动如花瓣逐波。
最绝是鎏金香炉,炉身塑为老干虬枝,九朵桃花分三层绽放,炉盖以细金丝编就花蕊。
燃香时,轻烟从花丝间溢出,盘旋上升如粉色游丝。
与窗外真桃花的倒影纠缠,直教满室浮漾起“花气熏人欲破禅”的迷离幻境。
题诗,《春逢桃韵》
暖日初临翠柳斜,东园信步觅芳华。
夭夭粉蕊依枝笑,点点绯云映日霞。
不妒李桃争烂漫,独留幽意醉蒹葭。
风携香影情难尽,共赴春光第几茬?
二进院也是满院桃花,主居:“绯云”。
室内陈设皆染桃韵,黄花梨攒边拔步床嵌螺钿桃花纹。
花瓣上的露珠以珍珠点睛,晨起时映着窗光,恍若真有朝露凝于枝头。
墙上悬一幅《武陵春色图》,绢本里桃花灼灼,溪水潺潺,渔舟半隐于花影间,题款“花深忘却来时路”更添桃源幽趣。
博古架层叠摆放着桃花形器物:鎏金桃花纹茶盏托,盏底刻着“人面桃花”诗句;
羊脂玉雕琢的折枝桃摆件,花苞处嵌着红宝石,恰似桃花初绽时的一点嫣红;
最妙是一对粉彩桃花天球瓶,瓶身绘着“桃之夭夭”图。
叶片以孔雀石粉敷色,叶脉间隐隐流转着细碎光泽。
案头香炉作夭桃垂枝状,炉盖镂空为五瓣桃花,燃香时。
青烟从花蕊间漫出,宛如桃花吐蕊,配合着窗棂外斜探的真实桃枝,虚实相映,满室皆笼在粉雾般的温柔里。
题诗,《桃花坞》把“庵”字改成了“坞”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随着夏日热烈的风席卷而来,又到了桃子成熟的季节。
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压弯了纤细的树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