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明月山庄十二居4(1/2)
二进主居:“傲霜”。
赭石色墙身配竹节形立柱,檐角挂“东篱居”匾额。
墨菊,庭院一隅,墨菊静静绽放,宛如从岁月深处走来的隐者。
它的花瓣,黑得纯粹,恰似被夜幕晕染,却又在边缘处透着幽微的光泽,像极了暗夜中闪烁的星芒。
千头菊:千头菊是秋天的使者,早早地为人们带来金秋的气息。
它的茎密密麻麻,如一片绿色的丛林,粗略一数,竟有上百根。
每根茎上,都顶着一朵或娇俏或明艳的花,像是繁星点缀其间。
院辟菊圃,还有金菊、绿菊等珍稀品种,霜降时花态各异,如金钩、似蟹爪。
室内每一寸空间都浸着陶令诗意。
墙上《秋圃掇英图》里,墨菊垂丝、金菊攒珠,东篱竹影斜斜漫过绢面,仿佛将秋色揉碎了嵌入画框。
博古架上,天青釉菊瓣瓶静立如霜枝,瓶身十六道菊瓣纹路里隐约可见“不是花中偏爱菊”的刻字,釉色在烛火下泛着幽蓝,恰似秋夜初凝的露。
案头“蟹菊”青铜花插最是妙绝——蟹螯蜷曲成瓶身,八足错落地攀着拳卷的菊枝,花蕊处嵌着米粒大的珍珠,恍若晨露未曦。
插一束墨菊进去,花瓣垂落如蟹爪张牙,与花插纹路虚实相生,竟似活物般要爬下案几。
紫陶菊瓣茶盏注满菊酒时,盏底“暗香”二字便在琥珀色酒液中浮沉,恰似陶渊明笔下“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的悠然况味。
最妙是临窗那架湘妃竹屏风,屏心缂丝绣着“采菊图”。
老者宽袖挽菊枝,衣袂间金线绣的菊花正随气流轻颤。
仿佛下一刻便有清香漫过屏风,与瓶中真菊、盏中酒香酿成一屋秋魂。
题诗,《满院菊华》
秋临小院韵悠长,满院金英绽冷光。
瘦影横斜侵石径,繁枝摇曳拂雕墙。
霜欺嫩蕊香犹冽,风抚幽姿意未央。
不与春芳争妩媚,独留雅志傲严霜。
十月,孟冬,双艳小筑。
一进院种的是芙蓉花,主居,“素蕖”。
淡紫色墙身配贝壳形窗棂,檐角垂芙蓉花形琉璃灯。
满院芙蓉正织就锦缎般的秋光,碗口大的花朵缀满枝头,从翠绿的叶间探出头来。
粉白、浅红、绛紫三色叠晕,像是天边被揉碎的晚霞,又似美人颊上未褪的胭脂。
重瓣的“醉芙蓉”最是妙绝,清晨初开时白如瑞雪。
正午渐染浅粉,至黄昏竟成酡红,一日三变的容颜里,藏着光阴的私语。
单瓣的“木芙蓉”则透着清逸,五片花瓣舒朗如蝶翼。
中央鹅黄色的花蕊凝着露珠,风过时轻轻颤动,恍若含着未说出口的柔情。
室内帷幔用“芙蓉出水”缂丝,床榻摆“并蒂芙蓉”绣枕。
案头摆“芙蓉石”笔架与水晶花插,插着带露木芙蓉。
地砖都以紫、粉两色玉石子拼出“芙蓉照水”图。
题诗,《满院芙蕖盛景》
秋光悄至漫轩庭,满院芙蕖照眼明。
浅粉嫣红凝晓露,繁枝翠叶舞金风。
朝迎爽气添娇韵,暮染余晖入画屏。
不与春芳争烂漫,独留雅意守秋情。
二进院种的是木槿,主居:“舜华”……
推开院门,刹那间,仿佛踏入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梦幻之境,满院的木槿花肆意绽放,撞进了眼眸。
沿着院墙、绕着小径,或三两簇拥,或独自挺立,每一朵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花瓣薄如蝉翼,质地柔软,在日光的轻抚下,微微泛着光泽。
粉色的花瓣,恰似少女羞涩的面颊,带着一抹红晕,娇俏而甜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