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憋屈的大皇子(1/2)
武敏正在用一块布擦拭着她的长枪,闻言挑了挑眉:“普通?当然不普通。”
“能被推出来当弃子的,至少说明背后有人。”
“而且,你看这些尸体的刀伤……”她指了指几具倭寇的尸体。
“京营的刀法是这样,骁骑军的刀法是那样。”
“而这些倭寇,他们的刀法虽然杂乱,但有些人的招式,似乎带着点军中路子的影子,只是变了形。”
“军中路子?”李源一惊,“你是说,他们和官兵有关联?”
“不好说,只是猜测。”武敏耸耸肩,“也许是退役的兵痞,也许是……别的什么。”
她没有继续深入,仿佛只是随口一说。
武牧此时走过来,递给李源一份简报:“殿下,这是初步审问那十几个俘虏的结果。”
“他们大多是沿海的渔民、流民,被强征入伙,对倭寇内部情况了解不多。”
“只知道他们上面有个大头领,行踪不定。”
“这次来黑水屿,是奉命在此等候交易,但具体交易什么,和谁交易,他们也不知道。”
“强征的流民?”李源眉头皱得更紧。这更印证了武敏“弃子”的说法。
真正的倭寇精锐和头目,显然没有出现在这里。
“传令下去,打扫战场,收拢尸体,准备回返江宁府!”
李源沉声下令。他心中憋着一股火,这场胜利非但没有让他完全痛快,反而带来了更多疑问。
他需要回去,和叶太傅商议,也需要看看二弟那边查到了什么。
……
江宁府,李泽的院子里。
他送走了前来拜访的沈家家主。
沈家家主是个精明的老者,言语滴水不漏。
虽然表面上对朝廷的“体恤”深表感激,也对倭寇之患深恶痛绝。
但对地方官场的具体情况,却始终避而不谈,只说“商贾小民,不问政事”。
然而,在交谈中,李泽注意到沈家家主在提到漕运、盐务以及某些沿海卫所时,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以及语气中细微的变化。
“殿下,这沈老头子,嘴巴可真严。”幕僚郑天在沈家家主走后说道。
“越是这样,越说明他知道些什么。”李泽端起茶杯,“他不说,不代表他不想说,只是时机未到,或者……他有所顾虑。”
他看向郑天:“去查一查沈家与孙承宗、钱谦是否有生意往来,或者其他方面的牵扯。”
“同时,加大对漕运衙门和盐务衙门的暗中查访力度。”
“从钱的流向入手,总能找到些线索。”
李泽深知,江南的这些大家族和地方官场盘根错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
要撬开他们的嘴,光靠朝廷的身份不够,还需要找到足够的压力点和突破口。
他脑海中浮现出叶云那张平静但深不可测的脸。
叶太傅的布局,似乎不仅仅是让他们兄弟二人各自行动,而是在用一种更宏观的方式,搅动这潭死水。
黑水屿的刀光,江宁府的暗访,都只是引子。
“好戏……还在后头呢。”李泽轻声自语。
李源带着一身尚未散尽的硝烟和血腥气回到了江宁府。
黑水屿一战,斩首三百余,按军功论,算是一场不小的胜利。
然而,他脸上却无多少喜色,反而带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憋闷。
行辕内,叶云正在品茶,见李源大步流星地进来,身后跟着同样神色复杂的幕僚钟鸣,便放下了茶杯。
“太傅。”李源拱了拱手,声音有些沙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