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许长生探案II > 第6章 胆小鬼(6)

第6章 胆小鬼(6)(1/2)

目录

许长生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窗外的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这时,法医老钱拿着尸检报告,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

“许队,死者的死因已经明确,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她的hb水平超过25%,这个浓度足以致命。”老钱的声音坚定而自信。

许长生眉头微皱,眼神中充满了思索,追问道:“死者身上有没有发现其他中毒情况或药物成分?”

老钱摇了摇头,语气肯定地说:“没有,目前来看,除了一氧化碳中毒,没有其他异常。”

许长生伸手拿起桌上的电话,迅速拨通了老刘的号码。“老刘,那辆车的检测情况完成了吗?”

电话那头传来老刘略显疲惫的声音:“刚刚做完。”

“车子存不存在隐患?”许长生紧接着问。

老刘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汇报:“这辆车车龄已经10年了,发动机老化得比较严重,排气管有污垢堵塞,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也不畅。

我们经过多次模拟实验,在开启空调、密闭窗户并长时间开启内循环的情况下,确实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但奇怪的是,按照死者当时的条件以及她在车里逗留的时间,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最多只能让她头晕目眩和恶心难受,应该达不到致人死命的程度。”

许长生眼神一亮,追问道:“如果车内要达到当时检测的1680pp数值,需要多长时间?”

“少说也需要5个小时以上。”老刘回答道。

这个回答让许长生陷入了沉思:李依然早上7点半左右从家里出来,到9点半被发现死在车里,满打满算也就2个小时,远远达不到形成致命浓度的时间,况且中间有四十五分钟她练瑜伽的时间应该车子还是熄火状态。

于是,许长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会不会这个车子从前一天晚上使用过后窗子就没开过,因此在今天使用之前车里可能本来就积累了浓度不低的一氧化碳?”

老刘认真思考后回应道:“如果车辆完全密闭,一氧化碳的散发主要依靠车辆自身的微小缝隙进行扩散。这种情况下,一氧化碳的散发速度非常缓慢,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显着降低浓度,因此确实也不排除今天早上在她使用前车里一氧化碳的浓度就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

许长生又想了想,问:“一氧化碳除了气体的形态,还有没有其他形态?”

老刘立刻明白了许长生的意思,不过他很快回答道:“一氧化碳要液化和固化,还有储存,条件比二氧化碳变成干冰要苛刻得多,我没记错的话需要极端低温和较高的气压,这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碰到。而且我们也没有在车内发现有那样的容器。”

“嗯,那这么高的一氧化碳浓度看来还是个谜.......,哦,对了,李依然练完瑜伽把车开到国华大厦

“附近的监控都调阅过了,很可惜,她的车停在了监控盲区,这一点目前无法查实。”

。。。。。。

虽然李依然的死因已经明确,看起来似乎是一场意外,但许长生的直觉告诉他,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车子保养才过了三个多月就出现这样的异常、李依然三个月前的举报信,都像一团团迷雾,笼罩在他心头。

于是他决定,先对李依然所有的活动轨迹进行调查走访,从她身边的关系人中了解一下她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最好寻找到那封举报信背后的真相,到时候再判断这究竟是不是真的仅仅只是一次意外的悲剧。

当天下午,孙怡就接到了任务,前往“静舍”瑜伽馆进行调查。

闽江路的街道上,积雪已经有了薄薄的一层,行人匆匆,都裹紧了衣服抵御寒冷。“静舍”瑜伽馆位于闽江路后面的叫梧桐巷的小路上,正如林家洛所说,离国华大厦仅有十分钟的车程。

推开瑜伽馆的大门,一股温暖而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瑜伽馆内,轻柔的音乐缓缓流淌,仿佛能抚平人内心的焦躁。整个空间被布置得简洁而温馨,墙面刷成了淡雅的米白色,四周摆放着几盆绿植,增添了一抹生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