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不用编借口,有个现成的理由(2/2)
“要不还回去吧?”
“不用还。”
“啊?大郎,你姥姥家怕是攒了所有的家底都送来了。”沈守义想说要不收一半,但全收他不安心。
他媳妇儿眼圈都红了。
可见也是担心姜家搬空了都给他家送来了。
沈书凡道:“姥爷送来的礼咱们再送回去,不合适。”
“也是,这不成了不想拉来往了吗?可这也太多了。”
他和二哥在老宅的时候,那么抠堂屋的银子,都没攒到百两呢。
“过年过节的时候,娘去送礼的时候再还回去。”
“对对对,大郎的法子好。”
李氏突然道:“咱们大郎那回救了满山,爹娘三哥三嫂他们一直都记在心里,我寻思着可能我送回去也不会收。”
当时给银子啥的,他家就没收的。
没想到这个时候给送来了。
沈守义和李氏一起看向沈书凡。
“就按刚刚说的办,要是不收的话,再说,姥爷家有喜事的时候,分几回就还回去了。”
“那就先这样。”
他们有点能理解老宅的老两口为何习惯的听沈守诚的话了。
他们现在好像也有点往这个习惯发展的趋势了~
孙昊等那几个同窗秀才彼此都是一样的礼。
一份笔墨纸砚。
这也是他们商量好的。
如此来往比较纯粹一些。
“这是银票吧?”
“是的,这是一,一,一千两?”
记账上面写的这是京城的姜良志和姜有德的礼。
当时沈书凡没在家,他们进门后,就一人把一个轻飘飘的荷包交到了沈守义的手里。
沈守义还以为是信啥的,就收起来揣在兜里了。
结果这会儿掏出来一看,里面哪是什么信?
银票。
一个荷包里面是1000两的银票。
沈守义二话没说,把银票和荷包都塞到了沈书凡的手里:“大郎,这是你老家那边的,你自己收着。”
一千两的银票啊,他可不敢拿。
李氏也不敢收。
万一碰坏了,或者浸了水,这银子不就没了?
太大额。
太吓人!
百来两的对他们夫妻俩来说就是大把银子了。
这大郎的亲戚出手就是一千两,愣是让他们有些晃神。
也是在这个时候,沈守义两口子才意识到。
自家大郎所说的侯府世子啥的,好像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厉害的多啊!
除了银票,除了那些一文两文的放在家里,其他的超过一两的都塞到了沈书凡面前。
“大郎,你都收起来。”
沈书凡失笑:“爹,娘,我只收这银票,其他你们收好以做家用。”
“用再向你要。”
“我过两天要和庆远一起去边境。”
“……大郎,你不是武秀才,也,也得去吗?”沈守义和李氏已经听隔壁夫妻俩说了。
孙氏哭的眼睛还肿着。
他们还以为自家大郎不用去了呢?
沈书凡道:“我必须得去那边处理点事情,不用编借口,这个去边境历练正好是个现成的不错的理由。”
“……你这孩子,咋这么实在,以后别这么说了!”
沈守义连忙去门外看了看,好在忠叔、青云他们都在不远处忙活着。
这门口也没外人过来。
幸好没让人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