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拎不清(1/2)
奴婢喝斥完张大顺返回府里关上了大门,张大顺和张家人没了办法,只能靠着墙角等,等啥时候能瞧见张芷兰从那大房舍里走出来。
张家人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夜里,生生靠着墙边互相依靠着睡了一宿。
结果第二日还真让他们等到了,可惜等到的不是芷兰,而是张小米。
张小米出门准备再买点成婚用的东西……
“小米、小米……”万叶子蹲在墙角,不敢置信的盯着从那阔气的大宅里走出的人儿……那是她闺女!
熟悉的呼唤声,让小米脚步一顿,顺着声音回头望去……
“阿母……”小米同样不敢置信的轻唤了一声。
万叶子再三确定眼前穿着打扮富贵的女娘就是她的闺女,激动的的冲了过去。
小米却是下意识脚步向后一退,实在是阿母穿的又破又旧还浑身脏兮兮的……
万叶子却没有注意到闺女下意识的后退,激动的泪流满面直接抱住了她。
小米的身子一僵,忍着心中的不适,刚想抬手试着推开阿母,不想张家其他人已经一窝蜂的冲了过来,围着小米就是哭爹喊娘的叫唤。
小米此刻眼中满是惊诧,大父、大母还有阿翁、阿母为何破衣烂衫?好像一路逃荒过来的……
这边哭的惊天动地,自然吸引了不少路过的行人,对他们指指点点。
小米满脸涨红,尴尬的低下头恨不得把脸埋进宽大的衣裳里。
小米只能赶紧领着张家人返回府里,不多时就有奴婢去了渭河茶坊给芷兰传了信。
芷兰惊讶的半天说不出话,张家人来了?他们怎么来的?连小小官吏都不敢随意离开任职的州县,寻常百姓想离开,没有路引如何能离开榆州???
不知为何,她大脑第一时间竟然闪现了曹知谦的阿翁曹远达……
他如今是榆州县令,只有他才能有这个能力,让张家人无所顾忌的离开榆州来到盛京。
除了他,芷兰实在想不出他们是如何能进入盛京的。
她其实并不想看见张家人,可一想到阿母还在小宅……她起身下了船坐上马车回了小宅子。
回小宅的一路上,芷兰坐在马车里思绪纷乱。张家人来到盛京定然是要投靠她的,她该怎么办?如今她也算有钱人了,也借着曹牧谦的光,算是有点权利了。
养着张家人倒也没什么问题,毕竟钱能解决的事情就不叫事情。
离开张家这么久,如今想想其实张家人的冷漠都是贫穷闹得。
除了张大顺……细想一下,她如果继续和曹知谦在一起,如果未来她不能生孩子,恐怕她的命运也不会比李桂香好哪里去。
她实在不知道该拿张大顺怎么办,或许以后也只能是花钱养着他们。
不会给他们太富裕的生活条件,毕竟穷了一辈子,突然享受锦衣玉食的日子,人很容易变得嚣张跋扈,到处惹是生非。
胡思乱想之际,芷兰的马车已经到了小宅门前。芷兰下了马车,轻轻呼出一口浊气。
片刻后面色平静的进入小宅,府里奴婢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而芷兰身后则只跟着冬梅与冬雪,这俩丫头真是人如其名,平时怎么逗她们都不太笑。
沿着蜿蜒的走廊回到李桂香住的院子,还没等到院门口,就听见院里传来王婆子阴阳怪气得到“哎呦,你是穿金带银嘞,你咋不看看你男人都饿成啥样嘞!为了跑来享福,连你男人都不要嘞,你出去瞅瞅谁家息妇像你这样?”
听着王婆子的话,芷兰猜都不必猜,这肯定是训斥李桂香呢。
原本还算好心情的她顿时脸色阴沉下来,她抬脚进了院子,往声音来源的主内室走去。
因为门没关,芷兰抬步迈入内室,入目所及的景象都给她气笑了。
张家人这是怎么了?她可是清清楚楚记得,当初离开榆州时,他们虽说不是穿的光鲜亮丽,但也绝对体体面面,看着就是家中能吃饱穿暖的人家。
如今这是怎么了?破衣褴褛,灰头土脸.....虽是初春,可乍暖还寒还不至于穿单布片子吧。
芷兰瞧了一圈,那个周梨花没在……
李桂香本就如坐针毡,一抬头就瞧见了进来的芷兰,如见了救星一般,慌忙从地席上爬起来冲她小跑过来。
众人的视线随着李桂香的动作一起转头看向门口,当小米看见是阿姊进来时,有一丝尴尬和怯懦的低垂下头。
“呦,丫回来嘞?快来大母这,大母可想你嘞!”王婆子看着如今一身华丽,简直变了个模样的芷兰,笑得眼睛都瞧不见了。
芷兰轻嘲一笑“这不是大母么,真是许久未见。”
王婆子刚要接话,一旁的张老汉怼了她一杵子,王婆子瘪了瘪嘴咽了回去。
张老汉满是褶皱的脸,此刻满是慈爱盯着芷兰“丫儿,快进来。大父都多久没见到你嘞,瞅瞅你,变得大父都认不出嘞。”
芷兰笑不达眼底,拉着李桂香的手,摆手让冬梅、冬雪站在门外等着。
在张家人复杂热切的目光下,不急不徐的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
来时芷兰本想着对张家人不计前嫌,能用钱养着就养着吧。
毕竟他们也都是被穷闹得,可刚刚在院里听见的那些话,让芷兰再一次对王婆子和张老汉厌烦至极。
环视几人的穿着,心中实在想不明白,日子怎么能让张家人过成这样?
而且她还注意到,张大顺的目光始终不离李桂香身上,芷兰蹙眉,不理解张大顺一直盯着李桂香看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