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穿越明末成饿殍 > 第251章 再次谋划移防

第251章 再次谋划移防(2/2)

目录

崇祯皇帝听后,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深知江南对于大明的重要性,流寇若真的渡江,江南的税赋收入必将大受影响,朝廷的财政状况本就捉襟见肘,实难承受如此打击。而辽东作为抵御满清的前线,同样不容有失。洪承畴在围剿流寇的战事中,确实表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若调他去辽东,或许能稳住辽东局势。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崇祯皇帝终于停下脚步,下定决心道:“传朕旨意,钱守庸调任五省总督,即刻赴任统筹五省兵马围剿流寇,务使流寇匹马不得渡江;李明为援剿总兵,随钱守庸一同前往,协助稳定局势。洪承畴改任蓟辽督师,即刻前往宁远城,接任钱守庸之位,防御满清。”

旨意很快传到辽东,钱守庸和李明接到圣旨后,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的神情,总算能离开这个如火药桶般的辽东了。

待左右侍从退下后,李明拉着钱守庸到督师府书房,关上房门,一脸严肃地说道:“老钱,这次调防,看似是朝廷的安排,实则对咱们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当下这局势,大明气数如何,咱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所以,咱们得有自己的打算。”

钱守庸神色凝重地点点头,说道:“李将军,我也正有此意。流寇这边,咱们先打几个胜仗,给皇帝稳住局面,获取朝廷的信任和资源支持。但从长远看,壮大自身实力才是关键,我觉得可以趁机多扩编几个师。”

李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道:“老钱,英雄所见略同。钱粮方面可得你这个五省总督多费心了。”

钱守庸连忙说道:“李将军放心,五省之地,我会想尽办法挤出钱粮来支持扩编。对了,说到驻地,九江不在辖区内,实在可惜。不过武昌倒是个好地方,临江且水运发达,物产丰富、人口稠密、粮食产量高,非常适合咱们发展。”

李明点头道:“我也觉得武昌合适。我打算把打造新式枪炮、弹药的工匠都迁过去,相关制造车间全部拆毁,技术资料一点不留,统统带走,防止技术外流。”

钱守庸接着说道:“李将军想得周全。而且,咱们可以借着带辽东精锐部队去内地剿匪的名义,把整个督标师都移防过去。之前朝廷就有调兵内地剿匪的打算,只是祖大寿暗中阻挠,再加上朝廷缺钱才没调成。如今祖大寿降清,这阻碍没了,咱们以此为由,朝廷应该不会反对。不过移防这么大动作,还得小心应对,我会动用朝中的人脉,确保顺利进行。”

李明拍了拍钱守庸的肩膀,说道:“老钱,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咱们再合计合计移防的具体细节,工匠安置、部队调动顺序,还有到武昌后怎么快速建立起咱们的势力。我觉得督标师士兵的待遇不能变,饷银还是每月二两银子,得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家属也一同前往。工匠每月一两银子的薪资标准也不降低,家属同样迁往武昌,这样他们才能安心为咱们做事。”

钱守庸点头表示赞同:“李将军考虑得细致入微,如此一来,无论是士兵还是工匠,都会对咱们感恩戴德,更加尽心尽力。士兵们在前线作战,若是牵挂着后方家属,难免会分心。工匠们掌握着关键技术,只有让他们满意,才能保证咱们武器装备的打造不受影响。”

李明接着说道:“移防过程中,要安排得力的人手负责组织协调。对于士兵,要提前规划好行军路线和驻扎地点,确保他们行军途中的安全和生活保障。工匠们则要优先安排好运输工具,保证他们和设备安全抵达武昌。到了武昌,先给士兵们安排好营房,工匠们要尽快搭建起临时工坊,让他们能够迅速恢复生产。”

钱守庸说道:“我这就安排人着手准备详细的移防计划,把每个环节都考虑周全。对了,到了武昌,咱们还得和当地官员打好关系,不然开展工作可能会遇到诸多掣肘。”

李明冷笑一声:“哼,那些地方官员,只要咱们手中有兵有权,他们自然会乖乖配合。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到时候适当给他们一些好出,让他们知道跟着咱们有肉吃。”

两人继续深入讨论,从如何在武昌扩充势力范围,到怎样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事无巨细地规划着未来的行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