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进京面圣(2/2)
钱守庸脸上瞬间堆满了夸张的钦佩之色,赶忙说道:“大司马,您这‘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简直神了呀!就好比是诸葛亮再世,刘伯温重生呐!这方略,那布局之精妙,谋划之深远,把流寇的退路都算得死死的,一看就是拯救大明于水火的不二法门呐!我到了任上,一定一丝不苟地执行,保证把流寇收拾得服服帖帖,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厉害,全仰仗大司马您的高瞻远瞩呀!”
李明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暗自吐槽:历史证明,这计划虽看似完美,可实施起来,各路主力一个比一个不中用,十面张网,最后怕是四处透风。但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与杨嗣昌交谈完毕,钱守庸和李明又去拜见了其他几位在朝中结交的大臣,一番寒暄奉承后,才回到客栈。
第二天一早,就有小太监前来通传:“钱大人、李将军,陛下召见,请二位速速准备进宫。”
钱守庸和李明听闻,立刻忙碌起来,仔细整理衣冠。钱守庸从怀中掏出五两银子,塞给领路的小太监,笑着说道:“小哥辛苦,还望一路上多提点提点。”小太监眉开眼笑,连忙把银子收好,点头哈腰地说道:“二位大人放心,包在小的身上。”
一路上,小太监边走边低声说道:“二位大人,面见陛下,可得万分小心。陛下性子急,但最是心系国事,你们说话千万别啰嗦,挑重点说。要是陛下问起什么,知无不言,但也别乱说话,免得惹陛下不高兴。”钱守庸和李明连连点头称是。
三人一路匆忙赶往宫中。
二人被引入内殿,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中带着几分疲惫。钱守庸和李明赶忙跪地行礼:“微臣钱守庸、李明,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微微抬手:“平身吧。”李明借机偷偷看了一眼崇祯皇帝,果然如后世一些地摊文学描述的那样,三十不到的人就两鬓斑白,居然还有淡淡的黑眼圈,估计是睡眠不足导致的,而传说中衣袖上的补丁倒是没见到。李明心中默默给这个越是勤政,越是让大明死得快的明朝版末代皇帝,默哀三秒钟。
“钱爱卿,你在辽东这一年来,屡立战功,朕都看在眼里。说说吧,对于辽东今后的战法策略,你有何意见建议?”龙椅上的崇祯皇帝问道。
钱守庸微微抬头,恭敬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辽东之地,首重防御。可在要害之处加固城防,以逸待劳。再者,需加强与周边部族的联系,分化瓦解,避免他们与后金勾结。另外,屯田之策不可废,既能保证军粮供应,又能稳定民心。还有,要注重情报收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最后,对于后金的骚扰,不可一味防守,需适时出击,挫其锐气。”
崇祯皇帝微微皱眉,面露不满之色,说道:“钱爱卿,你这些策略虽稳,但过于保守。朕想要的是能快速收复辽东,重振大明威严之策,而非一味防御。”
钱守庸心中一紧,赶忙说道:“陛下恕罪,微臣思虑不周。若要快速收复辽东,臣以为当从以下几处着力。首先,练兵为重中之重。如今辽东之兵,训练懈怠,弊病丛生。作战之时,多依赖少数家丁敢打敢拼,而占大多数的普通士卒,因缺乏系统训练,士气低迷。遇小股敌军尚可勉强应付,一旦面对大规模战事,必露败象。所以,必须制定严苛且有效的训练之法,提升士卒战力与斗志。其次,整治官兵腐败刻不容缓。现今诸多将领,为饱私囊,肆意贪墨军饷,用于豢养家丁。致使普通士卒长期欠饷,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更别说养家糊口。如此一来,士卒们为求生存,不得不卖掉兵器、铠甲换钱度日,这般情形下,军队何来战斗力?唯有大力整治腐败,严惩贪墨之辈,方能重塑军威。最后,需多倾听一线将领的意见。微臣在辽东能侥幸打胜仗,实是得益于常与士卒交流,了解部队真实状况,并向李明将军讨教战术。一线将领与士卒,最清楚战场形势与部队优劣,只有集思广益,方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陛下,若能照此行事,精选十万大军,经一年半载悉心训练,必能打造出一支劲旅。届时,便可与清军展开野战。只要能在关键战役中一举歼灭清军主力,平定辽东便指日可待!”
崇祯皇帝神色稍缓,微微点头道:“嗯,如此说来,倒还算是用心了。如今朕调你二人前往江南,负责围剿流寇。如高迎祥、张献忠之流,屡剿不灭,已成心腹大患。朕以为,剿匪不仅要靠武力,更要注重安抚百姓。贼寇多源于饥民,若能妥善安置流民,给予其生计,贼寇便失其源。同时,各路官军需协同作战,不可各自为战,互相推诿。钱爱卿,你身为五省总督,更要统筹协调,万不可让朕失望。”
钱守庸立刻说道:“陛下圣明!此前,兵部尚书杨嗣昌杨大司马,曾向微臣详细阐述过‘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此策精妙绝伦,微臣深以为然。到达江南后,一方面,微臣定会严格按照杨大司马这一策略,加强军事围剿。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构筑严密防线,对高迎祥、张献忠等流寇形成十面合围之势,令其无所遁形。另一方面,谨遵陛下教诲,着力安抚百姓,开仓放粮,组织流民垦荒种地,从根本上消除流寇滋生土壤。微臣定当殚精竭虑,不负陛下重托。”
李明也跟着说道:“陛下放心,末将愿听钱督师调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坚决剿灭流寇,为陛下分忧。”
崇祯皇帝听着二人的表态,微微点头,说道:“行了,你们既有决心,朕便拭目以待。下去准备吧,尽快启程前往江南。”
钱守庸和李明再次行礼告退,匆匆出了宫,快马加鞭去追赶移防的大军。
回到军中,李明这才暗暗松了口气,感觉像是过了一道鬼门关。他在心中暗自庆幸,总算是应付过去了,这朝堂上的弯弯绕绕,实在是比战场上厮杀还让人疲惫。而钱守庸则一脸得意,仿佛刚刚在皇上面前的表现,已经让他稳坐五省总督的宝座,剿灭流寇也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