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解除匿名审议(1/2)
雷鲁根此言一出,会场内响起一片细微的吸气声和压抑的议论。
对此番审议对象艾伦·路德维尔提出异议的,也并不只是雷鲁根一人而已。
角落里几位佩戴着家族纹章的贵族军官,此刻也纷纷交换着眼神,低声附和着什么,言语间不乏对平民出身军官迅速崛起的警惕与某种程度的轻蔑。
只是雷鲁根的声音最大,立场也最为鲜明。
他的身份也最为敏感,毕竟他掌握着相当一部分人事权,在军中有着一部分不容忽视的人脉,若是强行无视其意见,人事部那边恐怕不好收场......
“这下可真是难办了啊……”鲁登德夫低声自语,手指摩挲着下巴上修剪整齐的胡须,重新拿起那份似乎已经被他翻烂了的匿名资料,似乎想从那字里行间再找出点什么他刚才可能疏忽的细节。
“在军校以第一的身份毕业,但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官学校,并非培养高级指挥人才的摇篮……”他喃喃道,像是在说服自己,也像是在寻找突破口。
“在实习于军队期间,并无任何出格行为,纪律严明,服从指挥……”
“内务情报部门对其评价极高,称其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强烈到近乎偏执’爱国热情,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出色教学能力……”
“在仅有的几次前线作战中,就已获得前线实战部队主官的联名推荐……而且,还是一次审查通过者。”
所谓一次审查,是帝国为了彰显对人才多样性的重视(主要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对军大学候补生进行不同批次的审查。
大多数候补生,都需要经历两到三次审查,才能最终获得入学资格。
可若是一次审查便能通过,通常意味着此人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有极大概率直接入选。
可在这帝国军大学的审查历史上,不乏那些通过二次、甚至三次审查才得以进入军大学,并最终成长为帝国栋梁的人才。
例如,此刻就坐在鲁登德夫身旁,与他并称“帝国双璧”的保罗·冯·杰西亚少将,以及鲁登德夫本人。
这两位帝国军界的耀眼将星,当年均是二次审查才勉强通过。
前者鲁登德夫,当年的审查评价是“头脑敏锐,干劲十足,但缺乏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且偶有不切实际的妄想倾向……”
后者杰西亚少将,则被审查员评价为“一个优秀的学者胚子,在魔导学或精密机械学领域或许能取得非凡成就,但其学究性格过于强烈,不适合担任需要果决判断的将军之职,亦非高级参谋的理想人选。”
然而,历史已经证明,当年的审查员们或许看走了眼,又或许是这两位在后续的军旅生涯中弥补了自身的不足。
如今,这两人已然成为守护帝国的坚实壁垒,备受帝国人民的期待与信赖,是公认能肩负起帝国未来的俊杰。
想到此处,鲁登德夫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他捏了捏自己浓密的胡须,神情中流露出几分为难。
“如果……如果让此人落选的话,”鲁登德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故意说给某些人听。
“那么本季度入学新生名单上,恐怕……就只能挂零了呀。”
此言一出,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台下众军官,包括那些先前对审议对象抱有异议的贵族军官,此刻都露出了骇然之色。
挂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