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从王修微到武备志(2/2)
而宋时的两个女诗人皆是清白人家出身,这倒是也恰好从侧面说明了宋朝的文治之功,以及整体文化水平与识字率的提高。历朝历代的文治之盛,恐怕无外乎宋了。
另外则是宋朝时期,其实风气还是挺开放的,女子抛头露面,操持各种行业的也很多。而且宋朝的婚姻嫁娶相当自由,连当朝皇后,都有是二婚嫁给皇帝的。这放在其他朝代,简直完全不敢想象。
后世的人,虽然常说宋明理学,但理学只是发端于宋,可在宋时的影响还很小,并不是当时的主流学说。
直到明朝时期,可能因为同样姓朱的原因,再加上有利于当时的统治,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才把朱熹的理学抬升到了官学上。甚至明时的八股科考,便是只考朱熹批注的四经,题目也只从这里面出,限制非常窄,可供学子们发挥的余地也非常小。
清朝当政后,也把明朝这一套全学了过去,而且限制更大。所以后世对明清时期的八股科考,都是以批评居多。
江河对于穿越过来后还要继续走科考的老路,也是非常抵触。而且时间不等人,眼下距明朝灭亡满打满算也就只剩最多二十年了。
时间都这么紧急了,还考什么考?而且都重生了,并且还重生成了富二代,还读什么书?
现在的当务之急,当然是抓紧干实事。弄钱、弄粮、弄兵,这个大明如果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就反他娘的,老子自己做皇帝不香吗?
但具体要从哪里先着手开始,江河之前却是还不及细想,也暂时尚无头绪。不过眼下遇到了王微,他却是忽然有了个头绪与想法。
王微本身只是个女诗人,甚至眼下只是个区区歌伎。她本身自然是没什么能量的,就算是换成了古代最有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在此,也照样在这方面帮不了他太多。
但江河却是从王微身上联想到了她所嫁的第一任丈夫,茅元仪。
茅元仪是明末的一个官员,同时也很有诗才,是个文学家。但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文武兼备,熟知军务。
他很早就在军中做了赞画,是现任辽东督师孙承宗的幕僚,与袁崇焕、孙元化等辽东将领也十分交好。
而且此人著作有一本《武备志》,可谓是古代的兵书大全,其中不仅选录了古代的许多兵书内容,更罗列了许多经典战役作讲解,其外还有阵法、阵图的排练,以及包括各种军资器戒的制作。
举凡涉及到军事的内容,可以说无不详备。尤其其中据说还绘制了一副十分详细巨大的《郑和航海图》,不但记录了郑和下西洋的详细航海路线,甚至还包括郑和下西洋所乘坐宝船的建造图纸与资料。
眼下的欧洲西方列强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开启了其海外殖民的历史,甚至连现在的澳门与台湾都已分别被葡萄牙和荷兰给占了。
世界已经进入了海权时代,所以在未来的战争中,海战与战船是必不可缺的,就算是攻打辽东,也可以从朝鲜登陆,然后从清军的背后进行偷袭。
他既然来了,不仅要灭清,也不能再让中华落后于西方,所以一支强大的舰队是必须要有的。
而据说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已经是这时代最为先进与庞大的战船,所以从王微联想到茅元仪后,江河就觉着自己必须首先要把这本《武备志》给弄到手。
不过他虽然知道《武备志》,却是不知道具体的成书年代,也不知道茅元仪现在著述完了这本《武备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