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 第80章 军队与镖局编制

第80章 军队与镖局编制(1/2)

目录

两人这边完善了练兵计划后,丁氏也赶了回来,说是已把别院的正厅先收拾了出来,打扫了一遍,请江河过去。

江河便邀江天一一起前往,出门之后,他心下一动,向书砚道:“书砚,你且回去一趟,给家里报个信。说我今日不回去了,便在此处别院留宿,我要跟你大哥秉烛夜谈。另外,你回去后再看小姐回来没有,没有就等到她回来,说我请她明日过来此处一趟。”

稍一顿后,又想起一事,道:“对了,把咱们做的那些肥皂也都带过来。”

书砚闻言立即答应,然后向江河与自己大哥告辞后,便牵了自己的马,翻身策马而去。

江天一看着弟弟策马而去的身影,忍不住感叹道:“没想到这小子短短几日未见,居然都学会骑马了。”

单由这点就能看出,江河确实对他这个弟弟不薄,出门不但肯给随行的书童也备马,而且还专门教了书砚骑马。

做为亲大哥,江天一自然是很清楚,这个弟弟并不会骑马。以他们家里的情况,也养不起马。江天一这次出门去绩溪,都只是在车马行里搭了顺路的大车赶过去。

江河道:“只是骑乘马匹,本就不难,他人又聪明,我教了两趟他就会了,难的是对马术的精通。”

就像游牧民族的骑射,在大规模火器没列装之前,一直都称得上是克敌制胜的法宝。骑在马上射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粗通马术的人,连在马上放开双手都很难,更别说在奔驰的马背上搭弓射箭了。

哪怕像眼下的明军,即便已经列装了许多先进火器,可对上辽东建奴的骑射,仍是以失败居多。甚至野战中,已经属于完全难以取胜了,基本都是倚城而守。

江天一闻言,也是不由想到了辽东建奴,叹道:“所以辽东边患,才是我朝最大的威胁。朝廷为此已耗费了无数人力、财力、兵力,每年单是辽东的支出,就耗费达数百万两,更为此牵扯了太多精力。”

“耗费之巨,甚至要一再加派辽饷。我等江南之地向来富庶,还好说,尚能承受得住。但山陕、山东北方等地,却是民怨四起,要致民不聊生了。山东民变,也是有此因在内。”

江河道:“所以我辈有志之人要想救国,就不能苦等着高中去做官了。科考之路,有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想高中,真说不准要到何时了。如当年的江南四大才子这等才学,都是屡试不第,况乎我等了。所以我们必须身体力行,要从更多实事做起。”

江天一闻言,不由叹道:“汉生兄高见,我以前便只想着专心读书,期待有朝一日榜上有名后,为官一方,方才能一展抱负。这般若是太平世道还好,但值此乱世之象,确实不能只是读书空谈了。”

他今年二十三,要比江河年长好几岁,所以互通表字后,之前也只是一直称“汉生”。但此时他佩服江河的高明远见,却是也以兄称之,这是以达者为先,对江河的更加敬重。

江河闻言笑了笑,客气了一句。

两人相携着赶到田庄最北面的江家别院后,但见院子里还有不少妇人们在打扫,有人在擦拭廊柱,有人在清理院中的杂草。

自从江寿宁过世之后,这座别院确实已是很久没使用过了。江大中夫妻每逢十天半月开门带人打扫一次,因为江家许久没人来,便也有些流于形式,有时甚至一个月才会打扫一次。打扫时也不甚仔细,基本只是面上看得过去就行。

江河是不知具体情况,但多少也能猜到。不过他也没为此责难,这本也是人之常情,江家一直没人过来住,时间一长,这边也就难免会有些疏忽,想着反正也没人来,少一次也不算什么。

这便是为何办事除了要有制度,还要有相应的监察机制。就是防止时间长了,有人会疏忽,不再把制度当回事。

这座别院因为只是江家在城外的偶尔落脚之处,并不常来,所以建造的也并不算大,只有两进院落,简单分了内宅与外宅,总共二十来间屋子。

江河进去后打量了眼,觉着把肥皂作坊放在这里正合适。而且这里一直没人住,白白放着也是浪费,正好利用起来。

此时江河进来后,一众妇人们又纷纷向江河行礼,对江天一则口称江先生。却是江天一目前正在江村的私塾里教书授课,教村中的孩童们启蒙,他也能赚些生计。

这座西甲庄里的好多人家孩子,都有留在江村读书蒙学,全都是江天一的学生。他本人有这层身份,自然也是颇受村人敬重。

两人各向妇人们点头回了礼,便走进了丁氏已先带人收拾出来的别院大厅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