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改造义军(1/2)
\"老刘说营地里有人穿明黄袍子。\"周铁咽了口唾沫,\"虽然没看清脸,但那走路的姿势...\"
帐篷外突然传来脚步声。胡凯旋迅速把布条塞进靴筒,抓起桌上的兵书假装讨论。帘子一掀,六皇子身边的李参军端着碗药走了进来。
\"殿下说胡校尉连日劳累,特意让御医熬的安神汤。\"
胡凯旋道谢接过,余光却瞥见李参军袖口沾着点红泥,鹰嘴峪特有的土质。等李参军一走,他立刻把药倒进帐篷角落的盆栽里。
\"派人盯住李参军。\"胡凯旋咬着牙,\"再调一队信得过的弟兄,今晚随我出营。\"
深夜的山林里,胡凯旋蹲在树杈上,望远镜(其实是两块水晶磨成的简易版本)里映出远处营地的火光。这玩意儿是他按记忆中光学原理让工匠特制的,整个义军独此一份。
\"乖乖,至少三千人。\"周铁在底下小声嘀咕,\"看帐篷排列不像普通驻军。\"
胡凯旋点头。那营地布局太讲究了,外围呈放射状分布着十二个小营盘,中央大帐周围留出五十步空地。这分明是防范突袭的现代环形防御阵型,古代将领根本不懂这些。
\"记下来。\"他摸出炭笔和小本子,\"东南角有两个出入口,戌时和卯时换岗,间隔...\"
回营后胡凯旋立刻召集心腹开会。他在地上画出营地布防图,用石子代表兵力:\"传统打法是从正面强攻,但咱们玩点新鲜的。\"
他摸出三枚铜钱摆在不同位置:\"第一队佯攻西门,吸引守军注意;第二队绕到东面放火制造混乱;真正的杀招是第三队——从这里,\"他指向营地后方一处陡坡,\"趁乱直插中军大帐。\"
\"这不就是调虎离山?\"赵将军的儿子赵小虎挠头。
\"不止。\"胡凯旋笑了,\"现代军事叫'斩首行动'。擒贼先擒王,指挥系统一乱,再精锐的部队也是无头苍蝇。\"
三天后的突袭大获成功。当胡凯旋带人冲进中军大帐时,只找到件龙袍和半碗尚有余温的参汤。但缴获的密信足以证明,皇帝正在联络各地边军!
雨季来临前,胡凯旋对义军进行了大改组。
他把原先杂乱无章的队伍按现代军制整编:设立参谋部专门分析情报,成立后勤营统一调配物资,还组建了专门的通信小队。
\"这叫'专业化分工'。\"他给六皇子解释,\"打仗不是光靠蛮力,得像织布一样丝丝入扣。\"
最绝的是他设计的旗语系统。借鉴海军信号旗思路,用不同颜色的三角旗组合,能传递上百种指令。有次演习,义军仅用半柱香时间就完成了传统军队需要一个时辰的变阵,把六皇子看得目瞪口呆。
\"胡凯旋你真乃神人也!\"六皇子拍案叫绝。
胡凯旋心里苦笑。这不过是现代军事理论的皮毛罢了。他真正担心的是那份截获的密信,皇帝似乎正在策划一场大规模进攻。
果然,秋收刚过,坏消息接踵而至。先是陇西军异动,接着是江北三镇倒戈。最要命的是,斥候报告发现打着\"清君侧\"旗号的部队正从三个方向朝金陵逼近。
\"敌军至少八万。\"军事会议上,老将们愁眉不展,\"咱们满打满算不到五万,还分散在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