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林正英,你管盘古叫僵尸? > 第66章 解脱

第66章 解脱(2/2)

目录

杨辉一边传递着安抚的情绪,一边在心中默默地诉说着:“姑娘,冤冤相报何时才是尽头呢?那些曾经伤害你的人,或许在冥冥之中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你若继续沉沦在这怨恨的深渊之中,痛苦的终究只有你自己啊。放下怨恨吧,给自己一个解脱的机会,让自己从这无尽的痛苦中挣脱出来,去拥抱那本该属于你的安宁与平静。”

仿佛是感受到了杨辉那毫无保留的真诚与善意,女子的身影微微颤抖起来,如同寒风中的落叶,脆弱而无助。她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那原本坚定如铁,充满怨恨的眼神中,出现了一丝动摇,仿佛在黑暗的深渊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尽管这曙光如此微弱,但却如同一根救命稻草,给了她一丝解脱的可能。

杨辉察觉到了这一丝微妙的变化,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亮,继续努力,不断向她传递着理解与宽容的情绪,如同在黑暗中为她点亮一盏盏希望的明灯,试图照亮她那被怨恨充斥的内心世界。

终于,在杨辉不懈的努力下,女子眼中那浓烈的怨恨开始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悲伤与无尽的疲惫。她缓缓开口,声音如同风中残烛般微弱,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熄灭:“我……我真的可以放下吗?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难道就这样轻易地算了吗?”那声音中充满了迷茫与挣扎,仿佛在内心深处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斗争,让人听了不禁心生怜悯,仿佛能看到她那破碎不堪的灵魂在痛苦中徘徊。

杨辉轻声说道:“姑娘,放下怨恨并非是对过去的妥协,也不是让那些伤害你的事情就这样算了,而是给自己一个解脱的机会啊。你被困在这里百年,独自承受着这份痛苦,折磨的只有你自己而已。让我们帮你超度,你可以去往另一个世界,在那里重新开始,摆脱这无尽的痛苦与怨恨的束缚,寻找属于你的安宁与幸福。”

女子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内心深处进行着一场艰难的抉择,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随后,她的眼中流下了两行清泪。这泪水仿佛是她放下怨恨的开始,带着她多年来的痛苦与无奈,随着泪水的滑落,她身上那令人胆寒的阴气也在逐渐消散,如同冰雪在暖阳的照耀下渐渐融化。

英叔看到女子的变化,敏锐地意识到时机已到。他迅速从怀中掏出几张符咒,符咒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而柔和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英叔口中念念有词,那古老而神秘的咒语仿佛来自另一个神秘的世界,带着安抚与救赎的力量,如同天籁之音,在夜空中回荡。

符咒在空中燃烧起来,散发出柔和而温暖的光芒,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这片被黑暗笼罩已久的区域。英叔小心翼翼地将燃烧的符咒围绕着枯井摆放成一个阵法,阵法光芒大盛,形成了一个闪耀着光芒的结界,将枯井和女子的身影笼罩其中。英叔对着女子说道:“姑娘,我这就为你超度,助你早日摆脱这痛苦的束缚,去往该去的地方,愿你能在另一个世界找到安宁与幸福。”

女子微微点头,缓缓闭上了双眼,仿佛是在向过去的痛苦告别,放下了所有的执念。英叔双手迅速结印,开始念起超度的咒语。随着咒语的响起,阵法的光芒变得愈发强烈,如同太阳般耀眼,照亮了整个夜空,仿佛要将这世间的黑暗都彻底驱散。女子的身影在光芒的照耀下,渐渐变得透明,仿佛正在与这光芒融为一体,她的面容也逐渐变得平和,不再充满怨恨。

杨辉在一旁继续运用“情绪掌控”能力,安抚着女子的情绪,确保她能在平静与安宁中接受超度。他不断向女子传递着温暖与安慰的情绪,让她感受到世间的善意与美好,如同在她那黑暗的世界里点亮了一盏盏明灯。

在光芒的笼罩下,女子的身影逐渐消散,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解脱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美好,仿佛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重担,得到了真正的解脱,摆脱了那无尽痛苦的束缚。随着女子的消散,周围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气彻底消失,枯井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仿佛一切的诡异都从未发生过,这座城市也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英叔和杨辉看着恢复正常的枯井,心中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自己成功地化解了这场危机,拯救了盛安城的百姓,让这座城市重新回到了往日的安宁与祥和。

解决完此事后,英叔和杨辉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客栈。经过一夜的安心休息,第二天清晨,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透过窗户洒在他们的脸上,温柔地唤醒了他们。他们简单地收拾好行囊,准备离开盛安城,继续踏上未知而充满挑战的旅程。

城中的百姓得知他们成功解决了枯井的邪祟,纷纷前来送行。街道上挤满了人,人山人海,大家对他们感激不已,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与感激之情,仿佛他们是拯救世界的英雄。百姓们自发地准备了许多礼物,有的是自家精心制作的精美手工艺品,每一件都饱含着百姓们的心意;有的是珍贵的药材,希望他们在旅途中能照顾好自己;还有的是丰盛的食物,担心他们在路上挨饿。百姓们想要用这些礼物,表达他们内心深处对英叔和杨辉的感激之情。

英叔和杨辉婉拒了百姓们的贵重礼物,只接受了一些必要的食物和水。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并非是为了获取回报,而是为了守护世间的安宁,这是他们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