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女农夫与小娇娘 > 第27章

第27章(1/2)

目录

胖丸子的状况不对劲,刘雷雨倒也问过它,但胖丸子一脸无辜的装傻,无论刘雷雨问它什么,都摇头说不知道。

后来刘雷雨看到底是什么也问不出来,而胖丸子也能吃能睡越发活蹦乱跳的样子,自己慢慢才把担忧放下了。

吃完春笋咸肉饭的第二天,刘雷雨就跟母亲开始动工盖房了。

之前从远处竹林砍回来的粗毛竹,都已经晒过了几个太阳,干燥又结实。

刘雷雨拿出之前从西集买来的锯子,将每根粗毛竹下方最粗壮结实的部分锯成齐胸高的竹段。

每根竹段的两头,刘雷雨都塞了晒干的膝杖草叶,结结实实塞得满满的。

这是用来驱虫的。

在刘雷雨看中的“宅基地”上,有两棵并排生长的大树,刘雷雨计划把竹楼建在这两棵树中间,借用两棵树作为天然的支柱。

她先在树中间的地上用硬竹条画好了竹楼的外围轮廓,两间房是并排的,进户的大门在左边一间房的中间。

轮廓画好后,刘雷雨把所有的支撑点都做了记号,随后就是在支撑点的位置挖洞啦。

这些洞是用来埋支撑柱,用来支撑整座竹楼的重量的。

支撑柱需要足够多,也足够结实,因此挖洞时就需要挖的够深,彼此的间距也要合适。

挖好一个洞之后,刘雷雨又在洞中撒下了大把干膝杖草叶磨成的粉,然后再埋下去一根先前锯好的竹段。

别人家盖竹楼,最多只舍得每根竹段里塞一颗驱虫丸。

像刘雷雨这种大手大脚的用法,也就是因为她之前在灵田中种了三个月的膝杖草,才能攒下这么多的干膝杖草叶来让她折腾。

竹段露出地面的高度,大约到刘雷雨的小腿。

回头竹楼就建在这些支撑柱的上方,底下是悬空的。

因此支撑柱的高度必须统一,高了或者矮了,回头竹楼建起来地板都会凹凸不平。

埋支撑柱实在是个力气活,刘雷雨和母亲每天天一亮就开始忙活,晚上月色好时,还要熬夜赶工。

如此加班加点连干了五天,也幸亏刘雷雨盖的房子不大,总算是把所有的支撑柱全部埋到位了。

第二天,按计划是要开始搭建竹楼的轮廓了。

但刘雷雨却跟母亲请了假,理由找的是冠冕堂皇,说什么前几天干活强度太大太累了,要休息一日,适度休息是为了养精蓄锐,适应接下来更努力的干活。

如果她没有转头就出山去了的话,母亲也许会信的吧。

幸好母亲早就习惯了,这三个月来刘雷雨每个月都跟阿瑶约定了日子,要出山去送膝杖草块根。

每月的初一和廿一,按照惯例是刘雷雨与阿瑶约定见面的日子。

傍晚时分,阿瑶照例要去进山口等,往常她都是走路过去,不过这一天,她却是牵着大眼一起去的。

一出家门,她姿势潇洒的骑上了大眼,只是坐稳后却咧了咧嘴。

疼的。

自打从周玉雪那里学了骑术之后,这阵子阿瑶一直在刻苦练习。

但是不知道到底是她裤子穿的不合适,还是没掌握动作要领,总之刚刚练习的头一天,她就把大腿两侧的皮肉给磨烂了。

火烧火燎的痛啊!

偏偏为了不叫阿爷看出来,在阿爷面前的时候还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那可真是打落牙齿活血吞。

幸好这几天伤口已经结痂了,而她的骑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至少目前没有再从驴背上滚下来过了。

刚走出村子,还没进山,阿瑶骑在驴背上坐的高,她一眼就看见前方山路上有个人影,正埋头急匆匆向村子的方向跑来,可不就是刘雷雨。

而山路上没有旁人,阿瑶骑着驴的身影又十分显眼,刘雷雨也是一早就看见了阿瑶。

她看到阿瑶又在骑驴,心里先是又担忧又紧张。

但是随后就看到阿瑶举起右手来冲自己挥手打招呼,看她稳稳当当骑在驴身上的模样,骑术显然已跟先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刘雷雨心里又自豪起来,阿瑶果然是厉害的,什么事也难不住她。

她家买的驴,这阵子刘雷雨也试着骑过,但总不得章法,驴在原地站着不动时她还能骑上去,可驴子一跑起来她就稳不住重心。

今日她来回了一趟黑瓮城,走了一整天,腿脚酸痛浑身累,若是早学会了骑驴,可不是能省好多力气。

刘雷雨进城是去逛首饰店买银簪的。

自从那天做了个银簪变干菜梦之后,银簪就成了刘雷雨心头的执念。

尤其是又从陈家小姐那里得到了一笔钱。

她怀揣着那八两银子,日夜都觉得银子烫手。

买成发簪多好啊,八两银子,能买两根了。

正好娘的那根,之前砸烂了换成铜钱买米吃了。

现在有钱了,也该给娘买一根补回来。

顺便给阿瑶带一根啊,反正这钱本就该有三两是阿瑶的,是她不肯收钱,对吧。

黑瓮城里卖首饰的店铺众多,有人来人往的,也有冷冷清清的。

刘雷雨走过了一家又一家,徘徊踌躇的不知道多久。

到最后,路边铺子里的小二差点把她当成了前来踩点的贼人,捉着她要去见官。

刘雷雨光是选店铺就闹出了大乌龙,到了挑选簪子款式时,又差点惹出笑话来。

小小的一根银簪,花样简直多的刘雷雨眼睛都不够用。

雕花的、镂空的、累丝的、点翠的、镶宝的,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