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女农夫与小娇娘 > 第29章

第29章(1/2)

目录

黑瓮城的上城区,住的都是黑瓮城里最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

这其中又数陈家的宅子最大最气派。

寅时那会,天还黑着呢,陈家的高门大院内就闹哄哄的。

为啥,因为陈家的四小姐,如今当家的陈老爷的嫡长女,又不好了。

这个陈四小姐是出了名的身子不好,陈家本就是开医馆的,家里多少大夫都看不好她,一年到头光是连夜到外头请大夫都不下五十回。

这几日天气转凉,陈四小姐不慎染了风寒,已经连吃了好几天陈家的大夫开的药,不仅没有任何好转,夜里咳嗽还咯了血。

没办法,只好连夜派人去外头请名医。

陈老爷听了管事来报,应了一声“知道了”。

他不方便进女儿闺房,就去了姨娘院子里,叫管家有事来报。

陈夫人常年在小佛堂礼佛,好几年不问外事了。

陈四小姐躺在床上,身上盖着厚被子,脑门上还裹着头巾,面色苍白眼眶浮肿,贯穿全脸的伤疤鲜红肿胀,看着没个人样。

一个一身黑衣劲装打扮的女子站在陈四小姐房里,对着屋内的铜镜整理着鬓发。

“小姐,你可要早点回来啊,我一直在这被窝里捂着可难受。”床上的“陈四小姐”突然喊起了照镜子的黑衣女子。

“周玉雪知道了。”黑衣女子回头,笑着点了点她的替身:“陈心瑜陈四小姐,你病的不轻,咳嗽又伤了嗓子,还是少说话不要乱动为好。”

过了一会,门外有人敲门。

黑衣的“周玉雪”出门去,侍女阿兰送她出了院子,外头等待的小厮领着她一路去了马房。

小厮赶着一辆马车出门,在门房那里交对牌,门房上的老头一看小厮的脸就叹气:“又是给四小姐请大夫啊?快去吧。”

马车一直把周玉雪送到下城区一间平时无人居住的小院门口,周管事从隔壁人家走出来,牵着马提着包袱,全都交给了“侄女”周玉雪。

周玉雪在小院内歇了歇脚。

天光刚亮时,周管事家大门打开了。

周管事的家是个三合院,正房是周管事跟夫人住的,东厢房住着周管事的儿子,西厢房住着周管事未嫁的小女儿和家里的老仆。

周管事是陈家医馆的大掌柜,是个大红人,附近人寻医问药或者求他办事的人多的很,一早就有人往他家门上来。

周管事的儿子小周管事这几年也出来帮着周管事打理事情,因此进了周家门的人,一大半都直接去东厢房找小周管事说话,另外有三五个人则进了正房。

正房的西间是周管事的书房,房里立着个大书架子冲着门,书架上没几本书,全是新新旧旧的账簿。

进书房的三五人熟门熟路绕到书架后头,只见屏风后面藏着一扇小门。

小门打开,就通往隔壁人家,周管事在里头坐着埋头算账,他身后也有一个大书架,那上头也堆着一大推账簿。

“周玉雪”,也就是陈四小姐陈心瑜,就站在书架旁边,随手拿了一本账簿翻看。

来的几个人是陈心瑜手里几家铺子的大掌柜,来跟陈心瑜报账的。

一通忙活到中午,掌柜们终于回去了。

周管事问:“小姐,您想吃点什么,我回去说一声让准备?”

陈心瑜摇头:“我有事,这就出去了。”

她半夜就出门,朝食没用,就吃了几块点心,肚子是早就饿了。

但她却想起来,阿瑶妹妹上回跟她提过,西集上有一家羊肉汤面好吃。

阿瑶的原话是:“这阴冷的天气,来上一碗热辣辣的羊肉汤,喝下去四肢百骸都暖热了。”

她听了,当时就想要尝尝。

吃过羊肉汤面,陈心瑜不紧不慢的骑马出了城。

等她赶到双峰村,来到阿瑶家门外时,陈心瑜又变成了“周玉雪”,敲响了阿瑶家的院门。

往常阿瑶看见周玉雪来,准要像个小麻雀一样,“玉雪姐姐”长、“玉雪姐姐”短的绕着她叽叽喳喳话多的不能停。

但今天她却一反常态,扁了扁嘴有点蔫。

因为事情没办好:“玉雪姐姐,昨天我跟挖药草的哥哥说了你的事情,他比较有顾虑,我今天带你去再找他好好说说吧。”

阿瑶说完,又赶紧为雷雨哥找补:“其实我雷雨哥是很好的人,他说太小的块根还是留在山里长大比较好,现在全都挖走了,来年就没有了。”

周玉雪听到这个说法,露出了颇为诧异的眼神:“他是这样说的?”

阿瑶点头。

“可是,他不挖走太小的块根,别人如果遇到了,也不一定就会留下,到时候他不是自己吃亏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