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2)
老吴这次来,只有他和大儿子一起过来,吴婶儿和其他孩子留在了家里。
他们给吴成送来了风干的野兔肉干,还有一篮子野鸡蛋,给阿芳补补身子。
这份月子礼并不寒酸,很实惠很拿得出手。
往年老吴一家住在山里,他打猎身手不错,大儿子也是得用的,家里光景一直还行。
倒是吴成,他亲生父母去得早,光杆一个也没有兄弟姐妹,无牵无挂才出来到阿芳家当了上门女婿。
阿芳家里的条件,从前是相当差,老吴对吴成这个侄儿一直多有照顾,向来都是想尽办法贴补他。
但是这次一过来,老吴意外地发现,吴成家里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家里也有了余粮,吴成的小儿子口袋里竟然还有糖。
虽然是最便宜的敲着吃的麦芽糖,但甜味不做假,吴成家的小儿子坐在老吴的怀里,吃了一块又一块,粘的满手满嘴都是。
老吴便寻了个空,问吴成:“家里日子还好过吧?”
“挺好的。”
吴成跟老吴说了实话,他家现在是刘雷雨家的佃户,日子能过的这样好,全都是因为主家大方。
老吴一听吴成竟然去当佃户了,他脸上露出了愁容,有些替吴成担心:“给人当佃户,也不是不好,只是地里的收成大半要给主家交租子,万一遇上心黑的,日子过得反而更难。”
吴成只让老吴安心,刘雷雨家不是那种人。
两人正说着话,杨氏过来了吴成家里。
杨氏是提着食盒来的,这会儿还没到饭点,食盒里盛的是满满的零嘴,颗粒饱满的花生,甜咸口味的酥饼,各种品类的蜜饯果子,装的满满当当。
等这食盒送到了吴成家里,老吴看过了,他悄悄拍了拍吴成的肩膀,心里的大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能亲自上门,给佃户送这样的食盒,而不是打发下人来的主家,必不会是吝啬的。
老吴是刘雷雨的救命恩人,杨氏对他是千恩万谢的,老吴自己不肯承认,只说他什么忙也没帮上,都是刘雷雨吉人自有天相。
两人就这样互相说了会客套话,杨氏看出来因为她在场,吴成和老吴一家子都显得不自在,又随便闲聊了几句,便打算找借口先走。
恰好这时,老吴说起他从双峰村找来时,看到今天双峰村里刘里正家正在办喜事嫁女儿。
杨氏一听觉得不对,刘里正嫁女儿?可刘香月还好好的被牛桂花看着在山上干活呢!
她立马坐不住了。
杨氏在山腰药田里找到了刘香月:“你可知道薛平?”
刘香月一听到这个名字,当场脸色刷白:“知道,他是个畜生。”
她上辈子就是让薛平虐待死的。
“你爹今天在给你办亲事,把你嫁给薛平呢。”
“我,我不是在这里?”连刘香月都这么问。
刘里正打的什么算盘,刘香月根本不敢想。
难道,他爹已经知道她躲在这里了?
薛平会来静山上抓她吗?
刘香月是知道薛平的手段的,这人蛮狠凶残,静山上的人,恐怕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再说,谁又会为了救她,去得罪薛平那种人?
她一下子慌了:“救我,救我,我不能被薛平抓走,我会被他打死的!”
杨氏冷着眼看她:“我倒是想救你,那得看你配不配合了。”
“你让我干什么都行!”
这会儿刘香月甚至还生出了一丝庆幸,幸亏她已经签了卖身契,把自己卖给了杨氏,她现在论身份是杨氏的丫鬟,无论谁要把她抓走,都得先问问杨氏答不答应。
“你是我的主子,我都听你的!”她相当会来事的给杨氏当场表起忠心来。
得了刘香月的承诺,杨氏当即带着她,赶往双峰村。
等她俩一路来到刘里正家附近,还不等进到路口,就发现刘里正家门外头,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要说办亲事的人家,热闹些人多些也是正常。
但刘里正家外头这些人,明显不是闹亲事的模样,大家围是围得很紧,但全都聚集在刘里正家院门外头,谁也不朝里走。
而院子里不时传来乒乒乓乓打砸东西的声音,夹杂着男男女女的哭闹和叫骂,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杨氏让刘香月先坐在马车里不要露面,她自己先去看看情况。
村里人一看到杨氏过来了,立马就分开了一条路,让她一路走到了刘里正家院门口。
她擡眼往里一看,只见一个陌生的粗壮汉子领头,身边带了好几个帮手,正在刘里正家里大肆打砸。
刘里正平时嚣张跋扈人五人六的,这会儿却憋缩成一团,抱着头堵在一间房门外头,他的老妻就躺在他脚下,看着人事不省的模样。
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跟杨氏说起眼前这情况,除了眼前这些能看到的,刘里正背后那间屋子里,还关着一个发了狂的刘书贤呢,他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整个人跟发了情的疯狗一样,看见人就往上扑。
杨氏看了一圈听了一圈,她冷着脸对刘里正家的情况丝毫不感兴趣:“让一让。”
“你是要去隔壁陈济民家吧?不用麻烦,老陈和他孙女,还有你家刘雷雨,全在刘里正家后院呢!”
立马有“热心村民”给杨氏指路,跟着她从刘里正家院墙外头往后院绕过去。
刘雷雨擡头看见杨氏过来了,她立马站了起来喊道:“娘!”
杨氏一边走向她,一边飞快的将周围情况看在眼里。
“陈叔,阿瑶,这是怎么了?”
哪怕已经从村民那里基本听到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她还是要问一问自己信得过的人,才能放心。
“娘你先过来坐,听我跟你慢慢说。”
刘雷雨将杨氏领到了墙边,那里正好有一根粗壮的圆木架在地上,人坐上去还挺合适。
阿爷和阿瑶也坐在那里,看见杨氏过来了,阿瑶也迎了上来,跟杨氏打了招呼。
在她们几人前方不远处的地上,孙氏闭着眼睛躺在地上,一名大夫正在为她诊治。
而陈达则跌坐在孙氏脸旁的地上,他整个人像是失了魂一样,眼神直勾勾的盯着地面,许久也不动一下。
陈达背后也躺了一个人,穿着一身大红的嫁衣。
杨氏起初还以为是新嫁娘,但她仔细一看才认出来,那是个男子,只是脸上被打的青青紫紫,实在认不出面貌。
“那是王文。”
刘雷雨给杨氏解释道。
王文那副惨样,是让薛平给打的,他假扮新嫁娘欺哄薛平,薛平哪里是能忍得下这种冤枉气的人啊,下手根本毫无顾忌,打的王文一直昏迷不醒到现在。
孙氏则是中了蛇毒。
先前陈达还没有失魂的时候,曾回忆说他隐约记得,白天咬了孙氏的是一条青绿色的小蛇。
双峰山里有很多种青绿色的蛇,从无毒的草蛇,到剧毒必死的鬼见青都有。
但咬了孙氏的更可能是后者了。
现在正为孙氏诊治的是从附近村里请来的大夫。
说话间,大夫已经摇头叹着气站了起来。
陈达无动于衷,倒是村里人迎了上来,追着大夫问:“怎么样怎么样?”
“是中了鬼见青之毒。”大夫下了论断:“蛇毒已发,原本该是必死的,但此妇人先前应该喝过少量解毒的药,缓解了部分毒性,才能留下一条性命。只是能不能醒来,就全看她自己造化了。”
这倒是说中了,孙氏先前拿到了阿爷给的药草,抢了阿爷家的药炉药罐,就在阿爷家院子里熬过一罐草药。
只是她心急,不等药熬好,抢着才喝了一碗,就跳起来对着刘雷雨她们发难。
现在看来,她真是自己把自己给耽误了。
陈达听见大夫的话,他总算还是要命的,只见他挣扎着站起来:“大夫你等等!”
他一路跑去了阿爷家里,从药炉上将药罐抱了过来。
药炉无人看守,炉子里的柴一直烧着,已经将药罐里的药汤几乎熬干,只剩了一层底。
大夫打开药罐验看了一下:“没错,这药倒是能用的,能解鬼见青之毒。”
陈达当即一仰头,将药罐里那点药汤全部喝下了肚去。
大夫吓了一跳:“你喝这个作甚,你又没中蛇毒!”
“我,我当时用嘴为我夫人吸蛇毒了!”
“胡闹,你中没中毒我看不出来吗!”
大夫之前明明已经为陈达诊看过了,他确认了陈达没有事,再说倘若陈达当真也中了毒,他还能安安稳稳活到现在吗?
鬼见青可不是浪得虚名。
大夫没好气的对陈达一甩衣袖:“是药三分毒,尤其是解毒之药,本就是用的以毒攻毒的法子。你没中毒还喝下这么多药,我看你是不给自己找些罪受不舒服了!”
“那,那可怎么办?”
“放心,总不至于毒死你!”
大夫根本不想搭理陈达,他收拾好了药箱,就对着接他来的村民拱了拱手:“有劳,还请送我回去吧!”
他一路过来也把这前前后后的事情听了个大概,知道今天这出诊诊金恐怕拿不到了,反正他也没开方子也没施针,不过就是跑了一趟,也不要钱了,就当做善事。
眼看着大夫要走,陈达急了:“大夫,你别走啊,还有我儿呢,请你也帮他看看啊!”
“抱歉,在下不擅长跌打外伤!”大夫铁了心要走了。
陈达实在没办法,这时候才想起他亲爹来。
阿爷冲他一擡拐杖,请他免开尊口:“先前不是你自己不信任我,才拜托别人去请大夫的吗?”
杨氏一听这话十分诧异。
刘雷雨悄悄给杨氏解释道:“其实最开始阿爷给陈达和孙氏的草药,就能解鬼见青之毒。但陈达觉得他干出了那么多坏事来,阿爷肯定不会原谅他和孙氏,怀疑阿爷会在药里动手脚,所以不肯吃阿爷的药,非要到别处请大夫。”
结果大夫来是来了,但最终他吃的还是阿爷的药,孙氏也照样昏迷不醒,连王文也没得到医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