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2章 相逢不如偶遇(1/2)
话说东厂卫两营悍卒冲破敌阵一番乱砍后扬长而去,拍马疾奔十余里直到战马疲惫,见后无追兵方止,清点战损竟无伤亡,令姬际可和屠元都有些讶然!
一开始前锋冲击敌军前阵时被耿仲明的火器营射翻几人,随后冲击阵尾时与敌军对射时又被射翻几骑,本以为此番会折损十余骑,却哪知竟无一伤亡。
细问之下才得知,被火铳射翻的几骑因为距离较远,伤害不大只是战马受伤惊翻将他们甩落,但作为东厂卫的悍卒,精湛的骑术是基本技能之一,很快又翻身上马跟了上来。
被敌军射中的那几骑虽受伤落地,却以强大的毅力支撑上马追了上来,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留下,必会被砍成肉泥!
虽未战死一卒。
却伤了三十多骑!
痛快!真他娘的痛快!屠元握拳朝天空使劲挥了几下,虽说未能如愿将敌军大部队冲的七零八落,但此番冲阵劈砍,潇洒穿阵一气呵成,简直帅惨了!
最重要的是竟没死一人!
这战绩虽比不得先贤那种八百骑纵横大漠的壮举,但潇洒程度旗鼓相当呀!
放马缓行里许,屠元和姬际可算定敌军不敢追过来,步兵追不上,骑兵不足也不敢追,要不要杀个回马枪?屠元提议,姬际可想了想摇头否定,可以杀回马枪但不是现在,因为敌军此时必有防备,再去一趟,只恐去的容易回来难咯!
那去哪儿?
两人一番琢磨,东边是敌军大部队不能再随便溜达了,南边是回头路,北边到了沈阳城下也不是啥善地,嗯不如直接去西北找李过碰头算了。
打定主意后辨别方向,千余骑行十余里遇河问了旁边村民得知是辽河,便打算沿河而行至沈阳城西,哪知村民说,沿河确实能到沈阳城西,但是要绕好远路哦,这河拐大弯呢……
略作修整,便跨河直奔正北而去,从村民口中得知在沈阳城和辽河之间还有条分支蒲河,那蒲河就在城西十余里外!
屠元虽不知李过此时位置,只知道他在沈阳城西边,但扎营必在水畔,西边的辽河距离沈阳太远,所以猜测他大概就在城西的蒲河畔!
行至傍晚时经一村子歇马,从村民口中惊悉正北数里外的镇子里前天来了一支兵马有两三千之多!
难道是李过!
屠元大喜,但瞬间就自我否定了,这地方在沈阳西南方向几十里外呢,李过不可能跑到这,而且从村民那欲言又止的神情闪烁不定的眼神中就知道有问题,是鞑子兵?
村民无奈的点点头。
屠元和姬际可对望一眼,笑了!
这种相逢不如偶遇的姘头不搞白不搞。
清军落脚的镇子叫养士堡,顾名思义都是明初时明廷在这建的军堡之一,不过眨眼百余年已从军堡演变城了村落。
养士堡距离屠元落脚的村子只有五里地,村民说养士堡以前真的有堡墙,他小时候还和父亲去那边拆堡墙的石头回来盖房子,因此还和那边的村民干架呢……
“也就说现在没堡墙了?”乌木善咽了咽口水,眼睛眯成了弯月,那村民抬头看了他一眼,摇摇头:“有!”
啊,乌木善有些失落。
“不过和没有也没啥差别”村民又道:“就剩下个破城门洞还算完整,其他破墙土梗到处都是窟窿,几十年都被拆的七零八落了……”
乌木善真想抽他一巴掌!
天很快就黑了,屠元让乌木善带几个人去刺探一下看看能不能抓个舌头,哪知还没迈出门就见手下捆着四五个鞑子进来了。
原来是来村里征粮的几个清兵,还没进村就被屠元手下给按了。
那村民偷偷在姬际可旁边咬耳朵:“自打他们昨儿到这儿,这已是第三次来要吃要喝了,不给就抢……”
这边还没唠完,那便乌木善已经拿来了口供:广宁卫过来的,不足两千人有骑兵二百,昨儿刚到,据村扎营。
“接号问了没?”姬际可眉头一挑,所谓接号就是暗号,夜间当值以防敌袭或细作混入的接头暗语。
乌木善还没来及回答就被屠元打断:“问个求,直接干完了!”
姬际可一笑:“也罢,不费那劲了!”
夜静悄悄,养士堡也静悄悄,从广宁卫过来的两千清兵驻扎于此却几无声息,倒非是军纪严明不许喧哗不许袭扰百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是行军太过疲惫,许多士兵找到个暖和地倒头就睡,只有少数精力旺盛的或当值的哨兵巡逻兵对躲在某处墙角低声闲聊,又或溜达到附近的村子敲诈勒索去。
先前关宁卫的清兵被李过骗出城一顿狂虐死伤惨重,惊惧之下不敢出城半步,直到锦州那边大军开拔,他们接到命令才配合北上勤王。
一路上行军除了风寒之苦之外倒也安生,不知不觉晃晃悠悠就到了这儿,得报大军在东南台安驿附近与己相隔三四十里地,便不敢继续孤军前进,决定在养士堡歇几天等等大部队,顺便观察观察局势。
清军的军纪向来口碑极差,其实这年头的部队没几个军纪好的,能多到不掠劫百姓就算好的了,要说不袭扰不打秋风不敲竹杠的少之又少,不然从哪搞物资啊。
广宁卫的清军一路北上,途经的村子哪个或多或少的不得上供,不给就吓唬你,真杀人不太敢,但揍你一顿咋滴,你告啊,就是真抢了你又去哪告我,就是告到沈阳告到锦州你有啥证据是我抢的,明明就是入境乱窜的明军干的!
此时占了养士堡为营,令村民苦不堪言却又敢怒不敢言,养士堡虽大但却不足够补给这一两千人,所以领将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任由手下四下溜达打秋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