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儒生高门女(9)(2/2)
众多仆从退了下去,顾琉璃独自一人站在高延的墓碑前,低声轻叹,道:“想当初,你是何等的霸道,一句非我不娶,拆散了我和沈凤泽。如今呢,你也不过是黄土一抷,连尸骨都寻不回来。你、我的父亲,你们都是同一类人,都是为了名利而争,最后却……不,你现在可是守护大齐王朝的英雄,那些黑历史还是别翻了……”
她对这个已逝的男人的观感是复杂的,讨厌他的霸道自负,讨厌他与父亲文远侯结盟,却将她拖了进来,又怜惜他英年早逝,敬佩他守卫大齐的疆土。
大概,唯独她不会爱上他吧,毕竟不是她喜欢的俊秀模样。
顾琉璃又想到了当年陪她读书,陪她游玩的俊秀男子,双手下意识捂住了微疼的胸口,叹道:“我以为早已经淡忘了呢……”
唇齿间的呢喃,清风将它刮走了。
送走了高延,顾琉璃也冷寂了下来,不像往日里那般四处结交好友,反而换上了素淡的衣裳,爱上了读书练字。至于文远侯说的拉拢高家夫妇,顾琉璃表示无能为力,名义上的公婆爱咋滴咋滴。
也不知道是不是高延去世后,顾琉璃这三年如一日的孝顺贞静的模样感动了高家夫妇,竟然不用顾琉璃去讨好,高将军给文远侯去函,表示两家统一战线,要选太子都选太子,要选其他皇子都选其他皇子。
文远侯也不知道脑子咋想的,竟然也起了别的心思,瞧不上正宫所生的嫡长子太子殿下,转而有几分意向,想将宝押在贵妃所出的肃王身上。
顾琉璃对此不发表意见,亲爹脑子有坑,朝三暮四的做态,肃王能相信他吗?不怕他再一次背叛选择其他皇子吗?
而高将军也跟着选择肃王,顾琉璃也不想劝,总觉得这其中有蹊跷,但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说起来,当年她去宫中看望淑妃顾珍珠时,陛下诸子她都见过,太子殿下资质平庸,占着嫡长子的位置,早早被封为太子;肃王有几分才华,多在边疆建立军功,性格不够沉稳,离帝王之位还是差点火候……
顾琉璃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总是一眼就能看透这些权利巅峰的人,就像曾经她也站在巅峰一样。
这一日,顾琉璃又在屋檐下读书,旁边摆着小方桌,搁置着一壶清茶,阳光洒在她的裙摆上,温暖了整个人。
春杏疾步走了进来,将一封书信递给了琉璃,她低声道:“淑妃娘娘后日前往东山寺礼佛,邀请姑娘您一见。”
拆开书信,顾琉璃一目十行,的确是淑妃顾珍珠的笔迹,她淡淡地说道:“去吧。”
三日后,东山寺。
淑妃顾珍珠与侯夫人很像,眉宇间略带柔弱,是惹人怜爱的那种美人。不知道是老皇帝不喜欢这种轻愁美人,还是年岁大了,不喜欢这种风格,反正淑妃在宫中的宠爱一直不上不下的。
“三妹,咱们去那边凉亭,说说话。”淑妃握着顾琉璃的手,玉指遥指寺中凉亭。
此处凉亭一面临湖,一面靠山,东西两面是来去之路,恰好方便说话。若是有人偷听,也能及时发现。
随身的侍从拿出携带的用具,布置好凉亭之后,退到外面守卫,亭中只留顾琉璃姐妹,二人双双入座。
“淑妃娘娘邀我出来,可是有事相商?”顾琉璃笑问道。
淑妃顾珍珠握着茶杯的手腕停顿了一下,小心抿了一口,幽怨地叹道:“三妹守寡也有三年了吧,高家少将军年纪轻轻去世,留下你一人,孤苦伶仃的,也没有个知心人疼爱你。”
“哦,我倒不觉得苦,高延为国征战,战死在北疆,是大齐的英雄。现在人人见到我,都礼让三分。”顾琉璃没有瞎说,她现在走出去,总有人和她说起高延在的英勇事迹。
顾淑妃以为顾琉璃贪慕这份荣华富贵,恨铁不成钢地说道:“这点子虚名算得了什么,哪里有将来坐在金銮宝殿上的男人带给你的多。”
似乎引起了顾琉璃的兴趣,她惊讶地挑眉,问道:“娘娘这话是什么意思?”
顾淑妃看了看四周,握着顾琉璃的手,特意压低声音说道:“爹爹和娘亲一直记着你,偷偷为你物色青年才俊,照姐姐我来看,世间男子哪里有未来的天子好?妹妹觉得肃王如何?”
肃王是今上第二子,贵妃所出,这几年在北疆声名鹊起,已经有了与太子分庭抗礼的趋势。所以,文远候和高将军才会弃太子,而趋向肃王。
此时顾淑妃邀请她说这事,不仅仅是为了她好,更多的是讨好肃王?
顾琉璃正色道:“不如何,肃王有正妃有嫡子,我给他做妾吗?置文远侯府和定北公夫妇于何处?又将已经逝去的高延置于何处?”
这一下顾淑妃急了,她道:“妹妹迂腐,你可以私底下接触肃王,来日等他登上大宝,他接你入宫,位列妃位,难道还比不上这个丧夫的武烈侯夫人风光?”
顾琉璃推开顾淑妃的双手,她偏开身子,冷冷道:“顾琉璃不会这等宫中伎俩,倒觉得娘娘风姿绰约,又与肃王年岁相当,想来用些手段,肃王必定手到擒来。两朝宠妃,必定让娘娘名留青史,芳名远播。”
“你!真是不可理喻!”
一言气得顾淑妃拂袖而去,不愿与顾琉璃多说。
亭中只留下顾琉璃一人,她端着瓷杯悠然饮了一口,正准备起身离去。
“沙沙……”
传来树枝被踩的声音,很短促,若不是顾琉璃耳尖,可能不会放在心间。
她扫向亭外树木丛中,呵问道:“谁在那里?”
“璃娘,是我。”
见到来人的容貌,顾琉璃愣住了,一时不得进退。